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罗德·霍夫曼(美国):“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1982年,阿龙·克卢格(英国):“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1983年,亨利·陶布(美国):“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国):“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美国)、杰尔姆·卡尔(美国):“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美国)、李远哲(美国)、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加拿大):“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美国)、让-马里·莱恩(法国)、查尔斯·佩德森(美国):“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1988年,约翰·戴森霍费尔(西德)、罗伯特·胡贝尔(西德)、哈特穆特·米歇尔(西德):“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
1989年,悉尼·奥尔特曼(加拿大)、托马斯·切赫(美国):“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
1990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美国):“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瑞士):“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美国):“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美国):“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加拿大):“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
1994年,乔治·安德鲁·欧拉(美国):“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
1995年,保罗·克鲁岑(荷兰)、马里奥·莫利纳(美国)、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美国):“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
1996年罗伯特·柯尔(美国)、哈罗德·克罗托(英国)、理查德·斯莫利(美国):“发现富勒烯”。
1997年,保罗·博耶(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1998年,沃尔特·科恩(美国):“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英国):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1999年,亚米德·齐威尔(埃及):“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2000年,艾伦·黑格(美国)、麦克德尔米德(美国)、白川英树(日本):“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