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频道 > 深圳民生 > 正文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

[作者:sulong2]
2021-02-03 09:21

近日,教育部发文称:“原则上中小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这立即引发社会热议:“什么是原则上?什么叫做什么叫做确实需要?”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上学携带手机、学校使用手机布置作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早在多年前,深圳市中小学校就已出台有关手机使用的管理办法,并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校长们表示,校园内严格管理手机使用确实能有效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但禁用手机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会学生规范使用手机。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摄图网)

有必要:学生因手机荒废学习的案例屡见不鲜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唐晓勇表示,手机是现代社会交流、通讯的必需品。但是,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学生而言,由于手机的碎片化阅读特性,以及大量手机游戏、视频APP,以及社交媒体采取无门槛式入门,颇多“诱惑”很容易对学习造成干扰。根据脑科学研究,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一旦被外界信息干扰,重新回到学习状态至少需要15分钟左右,对于孩子而言,可能要更久,更甚者会沉迷其中。学生因手机而荒废学习、不思进取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容小觑。“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带手机的校园‘禁令’,客观反映了当下社会对手机缺乏管理的真实现状。家长陪伴孩子缺位,以手机代替交流,助长了孩子对手机的路径依赖。”唐晓勇认为,教育部的《通知》是当下防止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和网络最为有效的一个办法。

深圳市中小学心理指导中心专家组成成员、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吕军从事心理工作21年。在采访中,她表示,青少年沉迷手机的一大原因在于现实生活的枯燥乏味,缺少丰富的娱乐活动,而手机作为调剂生活、逃避学业的工具,能给学生带来鼓励和成功感。“在游戏中,孩子们因为‘任务’完成的好,会收到虚拟土地、虚拟武器的奖励,平台更会大方献上表扬。现实中,越是成绩不好、越是受到批评的孩子,他们缺少被表扬的体验感,越是容易被吸引。”吕军说道,“此外,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便更渴望与陌生人交流。因为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肆无忌惮、敞开心扉地表达。有些孩子跟我反映,在网上聊天很舒服,能追求到精神和灵魂的伴侣。’同时,青春期的孩子拥有极强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他们对于不正确的价值观充满好奇心。在一次咨询中,我遇到十几位学生约好自残的情况,问其原因,竟是看了网络平台的直播,忍不住想尝试。”吕军认为,长时间沉迷网络会让学生脱离生活、成绩下降、逃避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我个人觉得《通知》的印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桂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教师陈冬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是完善中小学校园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主要集中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遵纪守法、遵守校规,遵守上下学时间和课堂纪律等要求。如今,这一《通知》适应时代变化和青少年学生普遍使用手机且多数自制力不强的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填补和完善了新时代中小学校园治理体系方面的薄弱环节。”

同样持赞成态度的还有拥有近1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坪山中学教师梁莉,她认为,《通知》的印发为基础教育各阶段学校提供了指导性纲领。“如今,工作压力让不少家长没时间也无心去规划孩子的课余生活。有的家长能力有限,更是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所以在假期里,手机就是保姆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成绩平庸的孩子在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往往努力满满,却仍资质平平。生活中,得不到老师、家长的肯定,便将目光投入到虚拟环境中,用游戏快感填补内心落寞。而在初中到高中的阶段,学生的三观还没有稳定形成,极易受到网络诱惑,这便给学校和家庭教育、管理带来难度与挑战。”梁莉对记者说。

市民邓先生是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对他而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是规范学校在校行为的宝典。“实施这个《通知》,第一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期间分心,老惦记聊天、玩游戏,二是可以防止学生偷懒,遇到问题上网查找答案,照抄照搬。而且现在学校的规定就是,如有特殊情况携带手机进校,必须到校后交给班主任,放学后去取。”邓先生对记者说。

“对于教育部出台的‘禁止中小学生手机入课堂的规定’,作为家长我举双手赞同。”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家长李女士对记者说,“学校本就是提供学习的场所,在校期间完全不需要使用手机,对于独自上下学需要与家长联系的同学可以将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放学后再取回。这个做法很人性,不过老师们就要辛苦一些了。我的孩子现在读初一,自己单独乘地铁上学,放学后确实需要与家长联系。我们的做法是给孩子使用非智能手机,足以满足联系家长的需要。并且提前约定好在校期间手机要关机,放学出了校园之后第一时间开机联系家长。如果她手机关机,我就知道她还在学校。”

好做法: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互联网学习成效显著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学生处主任沙景成告诉记者,早在5年前,学校就已出台了校园使用手机的规定,如今回过头看,与教育部的《通知》高度契合。学校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考虑到一些住宿的学生离家太远的,确有需要带手机的则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经过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家长等层层审批方能将手机带进校园。即使带手机入校,但学生只能在中午下课后午休前和下午放学后晚自习前可以使用手机,每次最多半小时左右。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宿管老师的电话也是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有需要的随时可以借老师们的手机与家人联系。

“一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务管理,成立了学生议事庭等自治组织。当初在制定手机使用规定时,学生议事庭就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沙景成表示,由于手机的管理办法经过了多方多次的讨论、沟通,各方都能够接受,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我们禁止手机进校园,但有选择性地把有利部分用起来,保留学生互联网教学的权利。”罗湖外国语学校近年来是互联网教学的良好实践者,在校长宁革看来,如何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至关重要。为此,学校从制度和技术入手,建立“黑白名单”,严控互联网教学过程。

“目前,高一高二的学生开展了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学校采用平板电脑作为教学工具。学校统一平板品牌和型号,由家长自行购买。购买后交由学校技术后台,建立‘黑白名单’,统一管理教学活动。”宁革在接受采访时说,“制度上,我们严格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刷机;技术上,我们建立后台监控机制,刷机学校将第一时间知道,不健康的网页被屏蔽,无法打开。此外平板带有拨打电话的功能,学生可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互联网的学习资源浩如烟海,老师提前为学生甄别和筛选,就像在厨房里,为大家提供好‘净菜’供学生加工。慢慢地,平台会根据学习数据,进行学科诊断,为学生推送个性化课程资源,实现因材施教。”宁革说。

“2020年的疫情直接引发了一次‘被迫的’教育大迁移,成为触发互联网时代学校整体变革的契机。然而,在数字技术推动学习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是必需元素,手机却并不是。”唐晓勇介绍,学校自建校以来就在各个年级开展项目统整学习,开展翻转式学习,并为此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校园平板电脑管理办法,甚至细致到课堂上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长占比、摆放据眼距离等等。唐晓勇认为,高质量高效推动互联网教育,打造数字化学校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管理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提升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教育者,更乐于看到,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学校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中小学手机进校园管理细则”,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打通校内外的资源和学习通道,形成互联网学习生态。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
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摄图网)

齐参与: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禁用校园内严格管理手机使用确实能有效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但禁用手机不是我们校园管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会学生规范使用手机。”在沙景成看来,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光靠学生在校园内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和网络,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家庭。家长关注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既不能看到孩子玩就没收手机,更不能放纵,完全不管。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陈冬平则认为,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要做到刚柔并济,教育为主。既要有制度的“刚性”要求,也要有灵活的“变通”办法。而这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除中小学校依法依规加强教育引导和日常管理,家长理解和全力配合学校管理外,社会舆论要有正确的导向和氛围,社会大众要有必要的忧患意识,包括教育机构在内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也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措施。只有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才能真正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认识合力,管理合力,育人合力。”陈冬平说。

据了解,每年坪山中学都会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家长会中,更是与家长一起探讨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但就是否“一刀切”、全盘否定手机的作用,梁莉表示,要因势利导,既要让学生看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更要教给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性。

“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校不是真空环境,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能力同样重要。”梁莉说,“我们要突出引导学生认识手机的工具性,扫码乘车、网上购书等,更要树立他们有效鉴别、抵制、防范不良信息的意识。”

但是不少网友抓住“原则上”这一点:什么是原则上?

「原则上不准带私人手机进校园」,那么,非原则的,亦即例外情况呢?能带还是不能带?网友认为,就是把球踢给了学校:确有需要的,须经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由学校统一保管,不准带进教室。

为什么不敢下死令,决不把手机带进校园?什么叫做「确实需要」?真的有需要的,学校里都有固定电话,实在不行可以借给老师打个电话也行啊?

原则性,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原则性规律,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则。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原则上”三个字,有了这三个字加上“上”,“原则”的作用就变了,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坚持原则”,还是“灵活处置”?

细究起来,“原则上”实际上就是摆摆设,设迷局。"原则上",表面看起来严肃、凌然、坚定,实际上却留下了空洞、漏洞和弹性,给人们提供了可以钻的机会,为人们打开了可以借口"原则上"、大张旗鼓地做好事、遇事不顺心就马上改的"擦边球"。

"原则性"实际上可以"超越原则性",即原则性可以不讲原则,是"弹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的代名词。没有原则的“原则”,实质上是一句空话,一套话,一句鬼话。不要说原则,不要滥用“原则”,也就是说不要说“行为”和“道德”。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部发文“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引热议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