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学历教育 > 正文

2012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答案(海天版)(3)

[作者:gehecq]
2012-01-13 15:11

  3)在教学目标上,从强调知识的掌握过渡到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在教学方法上,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在课程编制上,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在知识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6.本题为选做题,如果考生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答案要点:

  (1)该实验采用的设计类型为: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2)该实验研究的假设是:反思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3)自变量:对学生进行的反思教学活动(包括每节课5分钟的课堂反思练习及课外反思练习)。

  因变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无关变量:实验班教师与对照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由于非随机分派造成的两个班学生本身的特征差异(包括学习成绩高低、学习风气、学习能力等的不同);被试的缺失;学生成熟的影响;历史的影响等。

  (4)优点: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选择的偏差,从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缺点:没有完全采用随机方式分派被试,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历史的交互作用可能降低实验内在效度;如果两组被试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统计上得误差。在外部效度方面,不能控制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也不易控制选择偏差、实验安排造成的反作用效果。

  (5)该类型实验报告应主要包括:

  题目:指明研究的主要变量。

  前言: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目的;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以及对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的描述;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框架等。

  研究方法,包括:核心概念界定;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实验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及无关变量等的控制等;实验程序,包括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时间选择等;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

  实验结果: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简要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客观呈现研究结果。具体包括: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用统计表、曲线图及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的基础上采用逻辑的、统计的手段得出研究结论。

  讨论: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所研究的主题提出建议等。

  参考文献和附录。

  Ⅱ.答案要点:

  (1)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容易使得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去模仿榜样的行为,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向榜样看齐,争做好人好事,出现更多的利他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及理由是什么?

  行为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他需要经历长期的强化,从社会规范的遵从到社会规范的认同,最终习得行为习惯

  (3)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到那些强化?

  需要使用到的强化有: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

  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第二问,内部条件是在认同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只有反复联系,经常实践,才能发展成习惯。

  外部条件是:外界的持续强化。如此当他出现利他行为时,不断得到表扬,这种行为才会得到更多频率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习惯。我不会做这道题,我觉得这样打比较好。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 首页
  • <
  • 2
  • 3
  • 尾页
  •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