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高等教育 > 正文

揭秘顶尖名校招生内幕:为何优秀生总被拒

[作者:于君]
2010-12-27 09:33

       独家对话美国耶鲁大学前高级招生官——

  揭秘顶尖名校招生内幕:为什么优秀生总被拒

  “面对同样优秀的学生——成绩单一眼望去全是A,SAT考分无可挑剔,我们如何选择?为什么录取A同学,而把B同学放入待定、甚至拒绝名单?” 劳伊德·彼得森对着大家眨了眨眼睛,说:“B是优秀的学生,而A是优秀的申请人,优秀的学生不等于优秀的申请人,优秀的学生往往被拒绝……”

  劳伊德·彼得森是美国耶鲁大学前高级招生官,有20年美国大学招生经验。上周末,受狄邦教育管理集团邀请,他在上海逗留一天,对经选拔的4名优秀中国高中生,做“一对一”的顶尖名校申请指导。

  记者全程旁听,并在午休时对这位深悉美国常春藤联盟招生内情的高官做了独家专访,进一步了解美国名校的人才取向和培养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掀开招生办公室的窗帘,让大家看看美国顶尖名校拿着世界上那些最聪明的学生寄来的材料,在做什么、想什么?”

  这里,先理清几个概念:在国内,“美国名校”、“美国一流高校”说法很多、概念杂乱。实际上,美国有4000多所高校,而本文涉及的是美国最顶尖的高校,即被行内称为“美国第一集团高校”——综合排名前10的院校。

  申请顶尖高校需要提交材料:个人情况简介、在校表现(包括成绩单、课外活动)、短文或个人陈述、推荐信(一封来自学生的升学指导老师,一到两封来自其他教师)。这10多页A4纸将在招生官的脑海中,迅速拼成一个“完整的你”。  

  太多优秀生无缘耶鲁哈佛,因为缺少“成就潜能”

  【“有学生告诉我,她唱歌很好,她的嗓音的确很美。我问她:‘你曾唱歌给谁听?参加过乐队,还是在社区表演?’她回答:‘没有!我只在洗澡时唱歌。’很遗憾,这不是我们要的,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将能力付诸实践、造福社会,这是一种成就。”】

  在基本“认识”学生后,招生官要查看学生的在校表现。鉴于顶尖名校的申请者成绩单几乎大同小异——全A、SAT高分,学生的课外活动成了拉开差距的砝码。

  “20年前,我们希望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列满整整一张A4纸。那时强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参与各类活动。但是,现在招生政策改变了,斯坦福再也不看长列表!”彼得森介绍,由于电脑普及,学生花更多时间上网,当然许多资料在网上的确触手可及。在这种情况下,常春藤高校希望看到学生 “有重点”的课外活动。

  现在,学校希望看到学生在中学期间参加2-3个活动,而20年前,要求10-12个。但是请注意,这2-3个活动必须有“连续的服务时间”。 “很多学生的课外活动集中在12年级(美国高中是9-12年级,12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三),10年级、11年级的课外活动空白。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孩子到了12年级,意识到马上要申请大学了,而学校需要这些——为了申请而参加课外活动……”彼得森无奈地摇头说,“美国高校对于申请人只有三种归类:拒绝、待定、录取,而这类学生顶多归入待定。”

  此外,名校在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时,还有一条重要标准:观察学生是否有“成就潜能”。“有太多优秀的学生进不了耶鲁、哈佛,就因为缺少了一条:成就潜能。”彼得森介绍,这是名校招生的又一条“规则”。“成就潜能”主要有两项指标:头衔、影响力。

  你曾拥有什么头衔,主席、组长、主编?当然,那些顶尖名校可不是“头衔狂热分子”,之所以看重这个,是因为这表明学生曾在某些活动中担起某些重责。第2点是“影响力”,学校关心的是,学生曾运用自己的才能,影响过多少人?曾给周围人、社区带去怎样的影响?”

  “有学生告诉我,她唱歌很好,她的嗓音的确很美。我问她:‘你曾唱歌给谁听?参加过乐队,还是在社区表演?’她回答:‘没有!我只在洗澡时唱歌。’很遗憾,这不是我们要的,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将能力付诸实践、造福社会,这是一种成就。”彼得森说。

      如果你的父母没上过大学,没关系,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父母没上过大学、没有上过高中,不要害怕!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因为当我们知道,我们将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这总能让我们兴奋不已!”彼得森瞪大眼睛,对学生说。】

  无论是哈佛、耶鲁、斯坦佛,查看学生申请材料的顺序,第一步总是看学生的个人情况,主要查看3条:姓名、希望学习的大学专业、家庭背景,例如“约翰想来学计算机,他的父母都是计算机工程师”,以此初步“认识”学生。

  其中,顶尖名校特别看重“家庭背景”。为此,圈内还流传着申请顶尖名校的“家庭背景论”:顶尖名校不光看成绩,还要查三代!意思是,申请学生出身必须“非富则贵”,不然想进名校,难。这其实是严重误读!

  “为什么顶尖名校看重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你申请学校,又不是你的父母申请学校。”彼得森解释,这个背景可以让招生官了解“完整的你”。

  “如果你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没念完高中,不要害怕!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因为当我们知道,将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这总让我们兴奋不已!”他瞪大眼睛,对学生说:“试想,一个孩子,来自父母、祖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的家庭,和另一个孩子,家里全是大学毕业生,两者意义大不同。后者的成长轨迹,我们这群招生官大致可以想象:每天的饭桌上讨论着升学、学术话题,这些孩子在2个月时可能就知道要去上大学、在2岁时就知道将来要上耶鲁!——我们招生官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可前者的饭桌上讨论什么,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无法想象。”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