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脖子都会剧烈疼痛一次,手臂会突然没力气,手指还会麻木。患者高新(化名,以下称高先生)最近才发现自己脖子痛的元凶是——血管瘤。
8月2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高先生在“手术高风险区”内摘除了颈部脊髓内血管瘤。高先生患艾滋病史长达五年,此前未系统治疗过,深圳市三院多学科联合诊疗,两个多月内将他的病毒载量从8.3万拷贝/毫升降至93拷贝/毫升,在手术相对安全范围内。
高先生今年三十多岁,六年前,他曾经在睡觉时出现脖子疼的症状,一夜都没有缓解。第二天,高先生前往附近的医院拍了X光片,却没能查出病因。
此后的几年间,高先生几乎每年脖子都会剧烈疼痛一次,同时他的手臂会突然没有力气,手指还会间歇性地感到麻木。每次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然后会慢慢好转。
2018年,因为疼痛和麻木更加严重,高先生再次前往医院拍X光片,却仍旧没能查出病因,疼痛发作时只能依靠牵引、推拿和针灸等方式缓解疼痛。
今年,高先生的病情加重,不仅脖子疼痛到无法睡觉,偶尔的手指麻木更是演变成了持续性的麻木。他第三次前往医院就诊,经磁共振检查后被确诊为颈部脊髓内血管瘤,此后转入深圳市三院。
“颈部脊髓内血管瘤会反复出血,患者每一次发作实际上都是因为血管瘤出血了”深圳市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初明医生介绍,“由于拖了很多年,高先生入院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我们请了多个学科来为他会诊。”
原来,高先生还有五年的艾滋病史,此前从未系统治疗过,病毒载量高达8.3万拷贝/毫升。而通常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患者血浆里病毒载量需要用抗病毒药物下降至小于200拷贝/毫升的安全范围内。
为此,神经外科借助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优势,开展了包括感染科、神经内科、骨科和放射影像科在内的MDT(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感染一科全程参与了高先生的艾滋病治疗,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就把高先生的病毒载量从8.3万拷贝/毫升降到了93拷贝/毫升。
颈部脊髓内血管瘤很罕见医生在“手术高风险区”里“剥洋葱”
当高先生的病毒载量降到93拷贝/毫升时,初明医生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为高先生进行了手术——在住院期间,高先生的血管瘤进一步长大并再次出血了。
“不及时手术的话,高先生很可能会瘫痪。”初明说。高先生所患的颈部脊髓内血管瘤非常罕见,因为位置特殊,大约只占脊髓病变的5%左右。这个地方被称为神经外科的“手术禁区”,因为脊髓内是神经最密集的地方,而颈部脊髓又最靠近脑部,手术中稍不注意,患者就可能会四肢瘫痪,甚至无法自主呼吸。
“精细的操作”是这台手术的关键词。在超高清显微镜下,高先生的脊髓内层次分明,初明带着双层手套,像剥洋葱一样将蛛网膜、软脊膜和脊髓等部位一层一层切开、剥下,力求把手术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降到最小。
这样的抽丝剥茧实际上并不容易,血管瘤“横贯”脊髓:通常脊髓的横径仅有1厘米左右,高先生的血管瘤几乎填满了这个宽度,长度也达到了1.5厘米。血管瘤压迫下的脊髓薄如纸片,神经外科团队“剥”了4个小时,完整的切除了血管瘤,而术中“几乎一滴血都没出”。目前,高先生恢复情况良好,已可以下地行走。
以上就是关于脖子痛到睡不着 小心是血管瘤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1-07-20 09:34
2021-07-20 09:18
2021-07-20 09:13
2021-07-20 08:55
2021-07-20 08:41
2021-07-20 08:35
2021-07-19 15:36
2021-07-19 09:27
2021-07-19 09:21
2021-07-19 09:09
2021-07-19 09:02
2021-07-19 08:51
2021-07-19 08:34
2021-07-16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