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疾病 > 中药大全 > 正文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作者:kygkh]
2019-08-12 15:38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川军、锦纹、生君。

  来源: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或栽培。

  概述:大黄分布地区很广,以青海、甘肃、四川为主产区,此外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亦产,由于产区、品种、野生与栽培以及加工方法的不同,性状气味,色泽等均有差异,因而在历史上形成品种规格繁多。过去甘肃所产的大黄,均冠以地名,如武都蛋吉,文县中吉,清水瓣子等,又各分若干等级。青海、甘肃多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四川、云南多为药用大黄。但原植物的分布地区,不能截然分开,四川也有掌叶大黄分布。为了简化繁锁名称,根据商品大黄的各种特点,并且照顾到历史用药习惯,商业部于1965年颁发了“三类药材100种商品规格试行标准”,把大黄归纳为六个品种。

  主要成分:1、蒽醌(enkun 读恩昆)衍生物,含量2%~4%,包括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酚(C15H10O4)、大黄酸(C15H8O6)、芦荟大黄素(C15H10O5)等;2、大黄鞣甙类,主要为葡萄没食子鞣甙(C13H16O10)。此外还含有游离没食子酸。(注:化学数字在右下角)

  功效与作用:1、泻下。大黄酸为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刺激大肠,增加其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作用较缓和,服后6小时左右排除软泥状粪便或粥状稀便,缓下一次后即止。排便前后可无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与行气药(如厚朴)配用,能加强卸下和减少腹痛的副作用。

  2、抗菌。有效成分为蒽醌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较强。体外试验最敏感的细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抑菌的原理是:这些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明显抑制作用。

  3、收敛。由于鞣酸所致,故大黄致泻后常出现便秘倾向。

  4、健胃。取其苦味健胃,服小量粉剂(0.6g~0.9g)即起作用。

  5、利胆。实验证明能显著增加胆汁流量,适用于治疗胆石。

  6、抗肿瘤。动物实验证明,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黄素对小鼠乳腺癌,大黄酸对艾氏癌(腹水型)也有抑制作用。但临床尚未应用单味大黄作为抗癌药(某些抗癌的中药复方有用大黄)。

  炮制:切片,生用。酒炒、醋炒、炒炭。切1厘米块,加酒蒸熟(熟军)。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泻下通肠,行瘀破积、外敷清火消肿。

  主治:肠胃实热积滞,血分实热证,黄疸,水肿, 瘀血积聚。外服痈肿疮毒,水火烫伤。

  使用注意:1、生大黄泻下力较强,适用于清泻实热;酒制后消炎活血之力较好;体虚或用制大黄也比较适宜。

  2、胎前慎用(因有促进子宫收缩的所用);产后和月经期间慎用(因能加重盆腔充血);哺乳妇忌用(因大黄在肠道吸收后随血流分布到乳汁,影响胎儿。哺乳妇如多服大黄,乳汁也会变黄)。

  3、用于泻下,大黄不宜久煎,故须后下;用于清湿热,则煎煮时间可稍长些。

  4、习惯性便秘一般不宜用大黄,可用润下药。

  用量:常用量3~12g。泻下往往要用9~12g,如果配有行气药,有时也额可只用6g,如为加强其他攻下药作用,甚至药用到12g以上。请湿热和消炎用量宜少,成人6g,小孩3g,幼婴0.9~1.5g。

  以上就是有关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