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范文 > 读后感 > 正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

[作者:nana]
2013-10-21 16:32

下文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大家不妨可以参考下,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哦!

读师范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每一位走上教育工作的人必看的经典之作。那时候因为好奇,囫囵吞枣的看了其中的几点,只知道里面的内容很有新异,也不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 ?而今细细的品读这本书,颇有感触。

1、 用一生的时间来思考,来备课。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三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尤其是对备课,我一点都不敢马虎,因为我觉得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注重的是人的思维培养,条理性非常的强。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既有条理又清晰而完整的数学。每次备课我都是琢磨了又琢磨,生怕其中的哪一点讲忘了,讲丢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致于没有空闲的时间静下来,细细回味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把备课看做一个独立的环节,备好课就觉得事情就好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大师告诉我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教科书的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发展学生,也要发展教师自身;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这样才能在自己这个工作岗位上,虽然过的平凡,但也充实,不至于“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学习以思为起点,也是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的关键。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抱怨某某的学习成绩如何的不堪入目,教的我们老师发疯了,可他的成绩还是依然如故,甚至有的老师拼了命似的给这帮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一题又一题的练习,希望从题海战术中给他们以印象,希望他们能从中受到一点点的启发。想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用这种方法的,效果当然比不补课的要强多了,可是,整天把自己搞的愁眉苦脸,疲惫不堪的,还是没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一学期补上,终于可以好一点了,但下一学期还是要加大力度去补,为什么会这样的?对于后进生,我们一直以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够好才学不好数学为理由,一次又一次的帮他们讲解,但我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他教了5年的学生叫费佳。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费佳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苏霍姆林斯基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我从《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里摘出了两道习题。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