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休闲娱乐 > 电影大片 > 正文

一步之遥好看吗 一步之遥影评参考

[作者:杜江]
2014-12-22 09:48

  一步之遥好看吗?一步之遥影评参考如下,来看看:

  姜文在做一场超前的、有创意、有想法的带有默片时代电影手法的融合了戏曲、歌舞、话剧、动画等等如同达达主义或拼贴艺术手法的一种前卫电影的探索。但是,台词和叙事节奏使这种努力收效不多。

  如果把干瘪、冗长、罗嗦的演员台词全部消声,精简一下镜头到90分钟,以纯粹的默片字幕加情节推进电影,其他歌舞、音乐、音效照旧。别说五颗星,100颗星都没问题。夸完了,下面是原贴,一步之遥有优点,但这儿说的全是缺点。比如,开篇 TO BE OR NOT TO BE ,玩的漂亮,比如,接下来的向教父致敬,玩的漂亮,但是,然后呢,,,

  中国的小农小资文艺青年通常有个毛病,别人的小说读多了,以为自己也能当作家。却不知道,下馆子撮一顿和站锅台前面当厨子,这是两码事。把别人成熟的文学作品,生动的转化成镜头语言,这是电影工业中一个导演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本分。但是,这跟一个导演能不能搞文学创作没关系,俩职业。

  姜文,是中国电影里,少有的、带着原始的生命冲动本能的导演,所以对于姜文的电影,标准应该比别人高。

  一般人要是能拍出这种片子,可以给三星(还行、有想法、还可以、凑合、过得去、不算差、不赖),外加鼓励,再多半颗。可对姜文来说,在一星和五星之间,二三四星都是扯淡。TO BE OR NOT TO BE ? 姜文还是没改掉《太阳升起》里的过度放纵自我表达的欲望,没有整体架构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缺乏叙事节奏的控制。一粗枝大叶糙老爷们儿搞后现代不玩大开大阖,却非要玩绣花却不得其法。这只是个很简单的 BE 不 BE 的问题,一星,TO BE。

  一步之遥,不是 《让子弹飞》的续集,而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狗尾。

  没能力把故事讲明白,却非要加入后现代意识、镜头。想玩后现代,却非要讲个俗套的故事。除了初衷是好的,结果既无后现代的思想深度,又无现代的文学能力。

  比如,舒齐对姜文逼婚,这个“女人要爱情,男人要自由”的套路,小说《过把瘾就死》几十年前一出来,王朔就已经把所有的技术细节和深度都玩透了。更不用说冯小刚后来将其稀释,拍了N部《非诚勿扰》。

  空城计玩一遍是艺术,玩两遍是技术,三遍就烂俗了。谁能忍受得住4、5、6、7、8遍的轰炸?司马同学不介意,观众也耐不了这絮叨。用默片的三镜头+俩字幕就可以交代清楚。当然,经典意味着可以翻拍以致敬,但除了最后开到月亮这个部分有点意思,其他都是重复了无数遍的各种大俗套。只不过这次过把瘾就死的是花都皇后,不是方言,毫无新意,如此而已。

  从他人的作品中衍生出自己的东西,并不算错,但是别人勾兑了八百遍的东西,你还继续往里兑水,不兑酒,这就欺世了。比如,汪风。罗大佑写《亚细亚的孤儿》,他写《美丽世界的孤儿》。郑智化唱“别哭 我最爱的人 今夜我如昙花绽放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 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他唱“别哭 我亲爱的人 我想 我们会一起死去”。

  有劲么?小资文艺青年们,也许会趋之若鹜,高喊你不打4星以上,就是不懂音乐。你打1星,你懂艺术么?你懂电影么?真对不住,不懂。石头乐队写了首《北京时钟》,I★M乐队写了首《北京姑娘》,汪同学就写了首《晚安北京》。当然,可能这是巧合。

  那么,候牧人写了首《我爱你,中国》(中国摇滚90年代代表作之一),汪同学就搞了首《我爱你中国》,是嘛意思?候牧人写了首经典的《小鸟》。汪同学也写过一首《小鸟》。

  大哥,你是想说,你无比擅长后现代解构么?你确认你不是在侮辱听众的智商么?

  空城计,对一般的技术工作者来说,玩一次是艺术,玩第二次是技术。对于艺术家来说,空城计玩第二次就是垃圾。孔明要敢跟司马同学玩第二次空城计,他智商就一定有问题了。空城计也就绝对不是历史艺术构思文学创作经典了。我国的艺术家们,我国的音乐工作者、电影工作者们,对待自己工作的时候,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么?有死生之境的勇绝么?有古人写小说一星半点的认真么?

  目前中国电影导演的文学素养,可以改编别人已有的成熟的文学作品。至于独立构思和编剧的能力基本为 0,甚至在地平线以下。每个搞砸过的导演都如此,张义某的《英雄》,趁凯歌的《无极》,张元的〈有种〉,冯小刚的《页岩》,姜文的《太阳升起》到这部〈一步之遥〉,全都在基本叙事、构架不能完成时,想抖落点个人对人生、对世界的庸俗理解,而彻底失败。没文学创作的能力不丢人,好好的发挥镜头转化能力也是一种才华,但是,,,,,电影人甘心么。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电影,是以文学的前进为前提而前进的。冯小刚、姜文、张元这批人,这么多年稀释王朔的语言,拍出各种经典影视作品。王朔在文学上的开创性和创造力,不是随便什么人抖点小机灵、贫贫嘴,就构成批判,也不是兜着圈子的不忿,就能叫深刻的。

  王朔的文学特性是自我批判,骨子里蔑视权威的前提是太拿自己当回事的情况下根本不拿自己当回事。谁也别装。中国这些导演,也许所处行业、身份、地位已逐渐被资本包围、圈养成了精英,早年的锐气已磨灭干净,缺乏自我反思,自己抓着自己的头发飞离地球,如此,如果依然热衷对社会、对价值观、对历史、对文化、对现实批判,就容易变成双脚离地般的指手画脚,就走向了自己年轻时的反面、对立面,在精神上也与王朔的自我批判完全不同了。

  文学能力,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电影人如果没有这个自知之明,以为上饭馆吃了顿大餐,回家自己也能搞一桌酒席,基本上最后都是砸锅、砸手艺。

  一个电影从业者的艺术判断力、品位必须高于个人品位。放纵个人喜好是目前中国没有电影大师的原因之一。80年代、90年代这批导演,从所谓的体制中挣脱出来,靠的是个性。但个性太多,凌驾在电影之上,就自满、大意、矫情,以上拍过烂大片的导演,都这毛病。

  另外,近年比较普遍的,导演娶女演员当老婆,这没问题,个人喜好。但别总每每都把老婆当娃儿放电影里晒成么?孔子说:古代的君子对待美玉都要藏起来地。对不?

  或者,要么你就象张曼玉的前夫一样,干脆为你的爱人拍一部就她自己做主角独撑一部电影的《clean》,这也不是不可以。中国导演的晒老婆,多数情况下都是将老婆当成一个可有可无又非要摆出来的玩偶,而非一个真正的电影人。(这是不应该晒老婆的根本,晒,通常就是抹杀被晒者真正的价值。)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