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驾校学车 > 汽车养护 > 正文

什么是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介绍

[作者:黎炎]
2012-11-16 10:55

  什么是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发展概况

什么是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介绍

  早在1913年英国人格雷(Gray)和斯洛珀(Sloper)就提出了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想,并申请了专利。但是,他们错误地把交叉排列的钢丝带束层放在胎体帘线的下面,结果没有达到预想效果而失败。

  本世纪30年代初,法国米其林(Michelin)公司首先研制并生产出钢丝斜交轮胎,尽管还不是现代概念的子午线轮胎,但积累了10多年的钢丝帘线和钢丝轮胎的研制经验。为钢丝拉拔、钢丝帘线制造、橡胶与钢丝的粘合、钢丝帘布压延工艺和装备等技术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发明了在胎体上面安放一个变形小、钢性大的钢丝帘线带束层结构,又研制了高精度的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和完整了成型工艺。因而直到1948年被称为“X”轮胎的钢丝带束层,纤维胎体的子午线轮胎才正式问世。尔后,又于1953年开发了全钢丝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

  法国米其林公司生产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受到西欧汽车公司的热烈欢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要求意大利皮列里(Pirelli)公司提供子午线轮胎,否则他们将转购米其林公司的子午线轮胎配套。皮列里公司为了不失掉菲亚特公司这个长期合作的大用户,不得不尽快研制子午线轮胎。1955年意大利皮列里公司发明了纤维子午线轮胎。时隔几年,到60年代初,皮列里公司又开发出了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的问世,与斜交胎相比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因此,在西欧子午线轮胎发展得最早,发展速度也最快。早在1972年法国已经几乎100%子午化,到1989年末,西欧轮胎市场已经100%子午化。

  美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落后于西欧,当西欧的子午线轮胎传到美国后,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能很快被认识。但是,要生产子午线轮胎,大部分斜交胎生产设备要更换,投资很大,而各轮胎生产厂家又不想丢掉斜交胎的老设备,只想在斜交胎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进行一下改造。故此,在60年代中后期美国开发了一种带束斜交轮胎,即带束层用钢丝帘线,胎体仍用纤维斜交胎体,企图以此来代替子午线轮胎,但终因带束斜交轮胎的各项技术性能不如子午线轮胎,满足不了汽车工业和用户的要求,尤其是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的发展和石油价格的猛涨,直到1972年美国各大轮胎公司才终于下决心调过头来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

  日本是在1966年才从西欧大量引进子午线轮胎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由于国家下决心大,各大轮胎公司舍得投资,所以转头很快。在当时日本全国子午线轮胎产量仅占0.5%的情况下,10年之后的1978年轿车子午线轮胎产量已达54.9%,载重子午线轮胎产量已达34%,到1989年已达97.3%。

  俄罗斯(原苏联)是60年代末开始研制子午线轮胎的,由于原有的轮胎工业基础就比较弱,再加上国家体制的影响,所以发展一直比较慢。直至80年代中期,花了几亿美元从西欧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了几条子午线轮胎生产线,从而使子午线轮胎技术发展起来。

  应该说,我国自行开发研制子午线轮胎的时间并不算太晚。60年代初,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开始研制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桦林橡胶厂开始研制全钢丝活胎面载重子午线轮胎,后转入研制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青岛第二橡胶厂开始研制半钢丝子午线轮胎。从时间上看,我国研制子午线轮胎起步早于美国和日本,但由于当时的技术不完善,装备水平低等种种原因,致使我国的子午线轮胎事业徘徊了20多年,发展迟缓。尽管如此,在子午线轮胎的研制、生产和使用各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以后发展我国的子午线轮胎事业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子午线轮胎的发展,1984年首先批准了桦林橡胶厂和辽宁轮胎厂分别从意大利皮列里公司和英国邓录普公司引进两条子午线轮胎生产线技术和关键设备,1989年两条生产线相继投产。同时,国家“七·五”期间又批准了上海大中华橡胶厂,青岛第二橡胶厂,北京轮胎厂等七个子午线轮胎引进项目。“八·五”期间,国家又批准了山东轮胎厂等12个子午线轮胎建设和技改项目。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子午线轮胎工业飞速发展,从而大大加快我国以子午线轮胎取代斜交轮胎的步伐。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