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圳旅游 > 游记见闻 > 正文

台湾名城基隆 军港上灯火通明的渔人码头(2)

[作者:孟共日]
2011-08-06 17:40

        基隆港沿线码头众多

           此外,基隆海岸沿线还拥有许多“渔人码头”,是台湾北部最适合选购海产、吃海鲜的地方,当然市内的夜市也不容错过。

和平岛

和平岛

                市区——和平岛

               和平岛在清朝前期时称鸡笼屿或大鸡笼屿,最早岛上的原住民为凯达格兰族的巴赛人,为北台湾最早有西方人足迹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汉人入垦地区之一。为了要与东北方海上的小鸡笼屿(即今天的基隆屿)区分,人们便将这里改名为社寮屿,即凯达格兰人房舍聚集的岛屿之意,至1949年国民政府来台后才被改为和平岛。由于这里属于沉降海岸,因此造就了许多奇岸怪石,便被政府辟为滨海公园。

和平岛滨海公园

和平岛滨海公园

            和平岛滨海公园位于基隆市中正区平一路,目前已和台湾本岛形成陆连岛,从基隆市内搭乘101、205路和平岛线公交车,至和平岛下车,沿正滨路前行,约20分钟便可以抵达。由于受季风及海浪侵蚀,这里形成了诸多如海蚀平台、豆腐岩、海蚀沟、海蚀崖、风化窗、万人堆、千叠敷、海蚀洞、蕈状岩、狮头岩、熊头岩等奇特奇观,其中又以千叠敷、蕃字洞和万人堆最为著名。

           千叠敷被称为豆腐岩地形,为岩石常年受海潮侵蚀,变成一块块方形的岩石,远望活像一片片梯田林立散布,蔚为奇特;蕃字洞位于千叠敷附近,洞长20公尺余。传说为郑成功攻退荷兰人时,荷兰人的最后据点,蕃字洞内石壁留有古荷兰文字,如今已成为基隆的古迹之一;万人堆位于和平岛北端的岩岸,因常年受海蚀风化而形成许多奇石,貌似浴池、花瓣、梳妆台等。分布散落四周的石头,又如同人头一般,因此称为万人堆。

            这里也是垂钓者的天堂,白带鱼、象鱼、青鱼、龙虾等都会随著季节的不同而遨游于和平岛周围。同时还有露营区、烤肉区供游客“尝鲜”,在徒步游览完台湾北部沿海的“奇”后,点上渔火,品尝海味。

            转到一处少人的地方,蓝色的海水簇拥着向前,掠过礁石,碎成晶莹的水珠,消失在阳光中。走在岩石上,一不小心就会打湿脚上的鞋。在附近高起的大礁石上,坐着钓鱼人和烧烤者,长长的鱼杆甩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点点星火映红旁人的脸。这样的点点身影和如此宽阔美丽的大海,都足以入画。

             据说如果等到退潮时,赤足爬上海蚀平台,会发现许多海洋生物。那是件让孩子们雀跃不已的事。顺着台阶往山上走去,沿途会有一些带射击孔和瞭望口的小碉堡,这些地方以前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走到山上的观景亭内,远眺碧海蓝天,一定会心旷神怡。

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

            环游渔人码头

            基隆气候湿润温和,雨期长,雨量多,人们把基隆市称为“雨都”或“雨港”。水草丰美的海港是鱼虾的家园,便成就了这里林立的渔人码头。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