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范文 圆明园的毁灭怎么写

[作者:ardlr]
2016-12-27 15:31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今天和大家分享几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一)

  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使我对圆明园既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它的建造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感到了无限的愤怒和惋惜,因为它被可恶的英法联军毁于一旦!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建筑精湛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它不仅美丽,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1860年的10月6日,在这个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甚至还放火将其付之一炬。而当时无能昏庸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不仅不敢抵抗,甚至把洋人做靠山。

  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肆意践踏我们的名胜古迹,逼迫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在这耻辱的背后,有多少双含泪的眼睛在盯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在怒视着他们,有多少有志之士正准备揭竿而起,而他们却视而不见。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控诉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敢侵略我们?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黑暗,当时的中国太落后。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落后就得挨打”的深刻含义。

  为了不让这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让我们记住梁启超先生的至理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范文 圆明园的毁灭怎么写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二)

  “喂!你知道吗?中国的名胜古迹可多了!”“是吗?”听到人们在谈论中国最著名的景点时,我想到了老师教我们的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81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这座美丽的圆明园全变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最后这些侵略者对拿不走、不容易毁坏掉的人类瑰宝,竟丧心病狂地放了一把大火统统烧掉。1860年10月6日之前的圆明园只能作为人们的一个美好的回忆。这个经过清王朝几个朝代的劳动,辛辛苦苦修建的著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毁于一旦了。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为它的毁灭感到惋惜。当时的圆明园堪称万园之园,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的原貌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就是因为腐败的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衰败,只能任人宰割。国家落后不强盛,就要受欺负、就要挨打。再看我们现在伟大的祖国,已是今非昔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力不断增强,令世人刮目相看,已经跃居世界大国的行列,屹立于世界之林,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些都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所以从现在起,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盛。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