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这个社会,交往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现在的孩子,有些是因为性格上的孤僻,或者是自命清高,而不愿意去和身边的一些人交往和沟通。所以家长必须要很重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是关系到孩子今后是否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下面一起来看看家长怎么样帮助孩子提升交往能力。
方法1:认识自己的不足
家长要引导这种孩子去理解群体中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思想,去了解群体中人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案例中的婷婷,热情的帮助课代表偷懒,必然让全班同学不满意。到处送东西,得到东西的人不好意思,旁观者认为你虚情假意,讨好人,或者认为你显示自己家里有钱。周围的人绝大多数人心里不舒服,也就不会有好的评价给婷婷。很多让集体反感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但有的孩子当局者迷,很难醒悟到自己错在哪里,就要求家长和他们探讨这些问题,教他分析自己到底错在那里,而不是埋怨同学们对自己不公平,不理解自己。如果这种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学习交往规则,孩子就会变得主动,愿意改变自己,而不是带着埋怨所有人的心态,逃避和大家接触了。
方法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还需要从小伙伴那里学很多家长不能够给予的交往知识,生存技巧,潜规则。孩子越小,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们遇到困难和尴尬的时候,不觉得很丢面子,学会了,就达到目的了。而进入初中后,孩子们的自尊心强了,逆反心理强了,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难度加大了,家长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时候,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面子,孩子才不会因恼羞成怒而更加孤僻。
◆注意事项
¤ 孩子在群体中得到的负面评价多了,自我评价也会下降,于是拒绝一切正常的社交活动。他们怕遭到拒绝,怕被批评,怕受打击,宁愿自己陷入孤独。而越孤单反过来又导致更低的自我评价。在重视社会交往的现代社会,自认为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往往会贬低自己。所以,家长应做好思想准备,他们可能不愿意走出孤僻状态,也有可能孩子刚刚开始交往,没有多久就又缩回去了。家长要不停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进行一番冷静、客观、合理的估计,特别要留意发现孩子的一些好的愿望,充分肯定,以增强他的自信。
方法3:找一个好朋友做“老师”
不妨找一个心地善良的同班同学,和孩子做伴,传达同学间信息,帮助孩子去理解同学之间的规则和潜规则,解释说明给孩子听,随时提醒孩子不做荒唐事,更好的理解同学们,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做出正确的反应。孩子在家接受家长照顾习惯了,从来不去注意家长是不是心情不佳,所以他们在学校这个群体里也不注意观察别人的心情,做事情就会冒失,引来同学的不满。找一个善良的同学做“老师”是可以代替家长帮助孩子的。
家长可以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请老师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伙伴,告诉这个同学,注意发现自己孩子的问题,及时指正。家长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主动学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方法4:扩大交往范围
据美国对犯人最严厉的惩罚是单独监禁,在几个月,几年中不让他见人影,纵使不受虐待,犯人将会受到比死更痛苦的折磨,他会因失去社交而发疯。所以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孤僻一些挺好,省得浪费时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情绪被压抑的时间过长,容易患心理疾病。只有在广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产生情绪互动,人们的郁闷才能得到排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泄。
指导社交技巧是必要的,创造环境带孩子去实践更是必要。如果孩子较小,家长可以多让孩子和同龄人接触,在同龄人的游戏、冲突中孩子自然会学到一些与人相处的原则方法等。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大了,比如已经上了中学,就需要家长来指导他,可以看这方面的书,听讲座,也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朋友聚会,去郊游,去游泳,去募捐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