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简要回答在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P110)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地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10、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P38)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经济学部分选择题(30 选15)
1.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 A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的交换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A.商品的二因素 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D.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无关
5.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D
A.价值实体 B.金属货币 C.纸币 D.商品的价格
6.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是 D
A.价值规律的内容 B.价值规律的要求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A.产品成为商品 B.商品经济的产生
C.市场经济的形成 D.劳动力成为商品
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 A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的条件是 D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
B.个别企业技术先进,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C.个别企业降低工资,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
10.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 B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 D.一般利润
11.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它就转化为 A
A.利润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超额利润
1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B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部门内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D.买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13.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C
A.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利润率
1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 B
A.市场价格 B.生产价格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15.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B
A.商品在买卖活动中增殖的价值 B.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商业店员创造的价值 D.来自于购买者的部分价值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