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与空气混合达12.5%时,还可能产生爆炸。
一、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5)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造成煤气中毒。
二、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三、识别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
在上述可能产生大量煤气的环境中,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能及时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四、决定煤气中毒轻重程度的因素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和接触时间。
(2)患者所处的状态。
(3)婴幼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较成人易于中毒。
(4)个人身体状况:原有慢性病如贫血、心脏病,可较其他人中毒程度重。
五、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要点
①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②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③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④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六、发现煤气泄露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当使用民用燃气发生漏气时,空气中的燃气浓度达到0.2%,用户就能嗅到特殊的臭味,这时最容易引起火灾:
首先是禁止用电用火,也不要用电风扇、抽油烟机等驱散气体。
其次关紧煤气阀门。
第三步要开窗通风,驱散气体。最好是用木夹板或纸板作为驱散工具。
最后,寻找漏气点或报告煤气公司处理。可将肥皂水涂在可能发生漏气的部位上,有起泡现象的部位即为漏气点。
◆注意:发生煤气泄露,要关闭一切火源,绝对不能开排气扇或打电话,否自他们发出的电火花会点燃煤气,发生爆炸。应跑到远处,打报警电话求援。
万一气体遇明火燃烧时,应该就地取材及时灭火。进行灭火时应用湿毛巾、湿床单等物覆盖在漏气着火处,窒息火源,也可用1211灭火机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
2021-07-19 14:59
2021-07-19 14:57
2021-07-19 14:53
2021-07-19 13:42
2021-07-19 13:21
2021-07-19 13:01
2021-07-19 10:32
2021-07-19 10:25
2021-07-19 10:20
2021-07-19 09:45
2021-07-19 09:40
2021-07-19 09:32
2021-07-16 15:24
2021-07-16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