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疾病 > 妇产儿科 > 正文

解析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作者:ykplx]
2013-02-22 13:58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本文为您带来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母乳性黄疸症状如下:

  母乳性黄疸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母乳性黄疸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母乳性黄疸症状二:肝、脾不大。

  母乳性黄疸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母乳性黄疸症状四: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诊断

  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母乳性黄疸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10~30mg/d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