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母亲的教育很重要心得体会

[作者:zuhai]
2014-11-25 15:30

下面介绍的是母亲的教育很重要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破坏者”,一个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我总是努力想找到一种更积极稳定的生活方式,但总是苦于无法做到。我总是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思想上的肤浅者,更是行动上的“矮人”。现在我好像暂时清楚了:“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对苦难虚无必须用创造来克服它、超越它。

由于才疏学浅,更觉得缺乏实践的检验与思考的深刻,我从不想也不敢向任何人推荐我喜爱的“好书”。因为我知道人各有所好,真正的好书是不需要什么包装与宣传的,更有太多的好书是只适合于少部分人的。同时,我本人的阅读口味更是倾向于“自我感觉良好”的阅读。也就是说,书对我而言,先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这本书,只要它能从内心“感动”我,它就是一本最好的书。但对别人而言,却不一定是。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我突然想到:自己又不是什么“名人”,不至于引起对别人阅读的“误导”。只要发自真心,或许更能引起另一些“我”的共鸣。

今天,再一次阅读王东华的《发现母亲》,让我忍不住想要向那些真切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人推荐它。为什么要掩饰自己对它的偏好呢?这是一部关于研究母亲教育的巨著。让人惊奇的是,作者原来却是一个仇恨家庭的人,之所以考大学的动因便是远远地离开家!更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作者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所学的却是工科(学工程设计的)。这样不可思议的“转行”不但使作者的外在生活一无所有,并且对于要进行母亲教育的研究,简直是需要从零开始。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书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赞同,也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目前作者还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母教研究所。

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呢?是什么使作者有了如此大的勇气与信心?是什么使作者无悔地做了这样的选择以及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各种人生、思想经历。我宁愿相信作者激动得有些夸张的话:“我知道我已经将自己全部交给了这一事业,我知道我不需要去寻找了。从此我的生命为它而歌而舞,而歌而泣,而怒而喜,而醉而痴!我的生活从此有了目标,有了光亮,有了色彩,有了宗教!总之,我新生了,我有福了,因为我获得了属于我自己同时也是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自我!”这种由于过度强烈激动而近于疯狂的语言,难道不正是源于一颗积久而发的真诚的赤子之心吗?我不想掩饰自己对于这种发自内心的激昂、张扬的语言的偏爱。

长期以来,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校的身上,近年来教育不断引起国人空前的重视,我们不断呼吁教育的改革。我们不遗余力地声讨传统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等。我们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社会改革家、理想家最终都把最关切最博爱的目光投向了教育,把最真诚美好的希望给予孩子。(如鲁迅、胡适、蔡元培、高尔基等不胜枚举),这并不是偶然的。然而尽管如此,对于一切教育改革,我们始终感到改革的步伐太慢太不尽人意,太多的形式化,表面化。很多口号最终成了一句空话,很多“计划、目标、反思”最后都不了了之,很多改革成了“包装”,很多“检查”“听课”成了“负担”……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一方面既诅咒这种现实的不合理,一方面却又积极主动地“迎合”这些黑暗与虚伪。为人师者尚且如此,又能指望我们的孩子怎样呢?我坚信王东华先生所说的:人类目前所强调的教育都是“显教育”,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等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就能起作用,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的,过往的教育学是“教”的教育学,[莲山 课~件]以后的教育学将是“做”的教育学。

再来看看我们的家庭教育吧:很多家长缺乏基本的教育意识,对孩子听之任之,对孩子的任性束手无策或者一味使用简单暴力、说教等。对于我们热火朝天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观等更是一无所知,“分数”意识尤其深入人心。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太多不便。单纯无知的孩子无所适从,以至于在校是一个样,在家又是另外一个样。这种家庭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分裂会造成学生人格上的严重分裂。

最后我更要说的是,即使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能令人满意,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很多学校所谓的“问题学生”都来源于“问题家庭”,很多由于家长的素质低下及家庭环境的恶劣而让我们虽费尽心血仍是无力挽回。更多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而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份溺爱。因此我们学校要迫切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地做好家校联系,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的配合教育。而且我个人还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暂时的,也更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永久性的,并带有更多的自主性。在学校里,我更是常常痛心地想到:很多学生在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在家庭社会却是个不懂尊重父母他人、做事懒散不负责任的人,父母教育意识的缺乏、品行不端更是令人不无担忧。这样的“好学生”,一旦受到些许挫折、环境影响或者不久的将来,又能有怎样美好的前途呢?我时时痛苦地感到自己的工作陷入一种可怕的局限性,一种深觉无能为力的内心焦灼与创痛。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