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是一个愚人节,但对于张国荣的歌迷来讲,这却是一个充满着悲情色彩的伤心日。一位曾经红遍两岸三地,一生起起伏伏并充满着争议的红星,最终却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子离开人生,对于他那段本来已经非常戏剧化的一生来讲,显然就像是一个更为戏剧化的结尾。
曾经想过用十首歌曲来简短介绍一下张国荣的音乐一生,但对于这样一位已经戏化了的明星而言,这样的模式显然就是落入了俗套,一者显示不出他戏剧化人生的特点,二者也不能将他与其他的明星区别开来。更为让人为难的,仅仅只是选择十首歌曲来解读他一生的话,肯定难免会选择了某曲又放不下另外一首某曲。对于演绎生涯好歌不断的张国荣来讲,哪怕只是在“新艺宝”时期选出十首歌曲就叫人为难的了,更何况是从所有的作品中选出。
而对于张国荣这样一位影视歌三栖的明星而言,与他音乐相伴始终的,恰恰正是影视这个舞台。从早年单纯只是为了促进歌唱事业的辅助,到后来告别歌坛后痴迷于镜头反而把歌唱当成了人生配角,随着张国荣在事业兴趣上的转向,他的人生角色也愈发向着戏剧化的方向发展。
更让人觉得宿命的是,从早期像是他成长史的《鼓手》,到后来几乎像是为他性别角色量身定造的《金枝玉叶》,张国荣每一次出现在镜头面前,总会因为巧合或人为的原因,从而让许多电影成为以他为模型的脚本,而他的感性,也让他愈发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说张国荣演技好,并没有专业表演出身的他,或许好就好在他的入戏太深。
而因为电影中入戏的关系,由张国荣演绎的那些影视主题曲或插曲,也就比其它的歌曲,更容易让他入戏,更多了许多自传的味道。
歌曲:《人生的鼓手》
电影:《鼓手》主题曲
专辑:《风继续吹》(198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张国荣,还只是香港娱乐圈的小字辈,那个时候的他,属于偶尔想耍耍明星范儿,在现场将帽子扔到台下还会被扔回来的小角色。不过,即使是张国荣当时还没有凭借一曲《Monica》,他出演的一部名为《鼓手》的电影,却成为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登陆内地电影市场的港产片之一与内地观众风面,他的那一张帅气甚至带点稚气的面容,也很快被内地观众熟知,多少为他日后在内地培育第一代歌迷,打下了一个视觉的基础。
《鼓手》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追求音乐理想的年轻人,在迎来可以出名的机会时,却又因为商业化的一些限制,而有了许多的矛盾纠结,但最终还是因为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既赢得了市场又赢得了口碑,既实现了理想又成就了名利,是属于非常典型的青春励志片,甚至可以成为一部标准的歌星成长史来观摩。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故事角本,还在Beyond这支香港传奇乐队的现实生活中上演。而它同样还是当时正默默努力向上游的张国荣的生活写照,戏与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难以区分。
《人生的鼓手》作为《鼓手》的主题曲,由当时香港特别擅长励志歌曲的郑国江填词,音乐则采取了先慢后快的层次递进,从而极具戏剧感。虽然在日后成名之后,张国荣几乎从来没有在正式演唱会中演唱过这首歌曲,但不得不承认,《鼓手》这部电影的寓意和结果,确实是给张国荣带来了事业的好运。最重要的,这种电影、音乐与人生纠结在一起的宿命巧合,也从此开启了张国荣戏与人生难分难离的演绎一生。
歌曲:《始终会行运》
电视剧:《鹿鼎记》(黄晓明版 陈小春版 梁朝伟版)
专辑:《Leslie》(1984)
《始终会行运》是1984版《鹿鼎记》的主题曲,当时无线五虎之一的梁朝伟,正是凭借着这部电视剧上位,并在苦熬多年后,成就了国际影帝。而梁朝伟对韦小宝的屏幕诠释,直到现在也是原著金庸最为喜欢的,由此也可以折射出梁朝伟对于原著角色把握的演绎功底。
而这一年同样也是张国荣的幸运年,唱着《始终会行运》的他,果然就凭借了一曲《Monica》苦尽甘来,捞到了日后和谭校长一决高下的资本。香港人最讲彩头,而这首有着浓浓岭南味道的复古风格作品,确实也让张国荣终于品尝到入行以来第一次的胜利滋味。
《始终会行运》由顾嘉辉作曲,作品延续的是当年TVB古装剧集,尤其是武侠剧集的标准作曲风格,运用弦乐和广东民间音乐的一些乐器相互衬托,从而赋予了传统以一种西洋的大气,同时又在西式的简洁格调中,带出标志性的民族味道。而这种作曲风格,也随着顾嘉辉、黎小田等一代作曲人的淡出,从而彻底告别主流乐坛。而未来的“中国风”则又被黄安、尤景仰、小虫和周杰伦等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继承了下去。
2021-07-20 14:38
2021-07-20 14:35
2021-07-20 14:27
2021-07-20 14:12
2021-07-20 11:28
2021-07-20 10:52
2021-07-20 10:47
2021-07-20 10:43
2021-07-20 10:31
2021-07-20 10:08
2021-07-20 09:57
2021-07-19 16:58
2021-07-19 16:02
2021-07-19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