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最近刚刚贷款买了新车,抚摸着自己的爱车,李小姐真是舍不得开在马路上,她是担心自己的驾驶技术欠佳,影响耗油量,要知道,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呢。为此专家给开了一剂“省油技巧”:
1.起步停车稳稳当当
见空当就抢的驾驶习惯,在行车中尤其是交通不畅、等红灯、变换车道时经常见到:相邻车道刚有了点空当,这边一辆车就突然加速挤过去了,过去了就不得不踩刹车。过了一会儿,这边车道有空当,便一踩油门又挤回来了。等一出信号,便急加速、急停车四五次。这似乎显得很潇洒、很威风、很有生气,不过代价是油耗大大增加了。增加多少?专家们曾做过加速行驶油耗试验,让车辆匀速行驶进入测试路段后,试车员将油门踩到底行驶,完成规定距离的行驶后,发现油耗比匀速行驶增加了2至3倍。
提示:起步停车是驾驶的主要程序,也是节油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起步时尽量要稳,特别是在遇到红绿灯时更是如此,千万不要与其他的车暗中较劲比谁起步快。
2.高挡低速肯定省油
低挡高速长距离行车的习惯多发生在初学驾驶者身上,也常发生在驾车易走神儿的人身上。三挡长距离高速行车,比四挡正常行车油耗要增加10%,而如果用二挡代替三挡行车,油耗还会增加。有些人直到发动机转数超过规定很多后才加挡,这也会造成燃油浪费。
提示:现代汽车对换挡都有规定,发动机转速必须达到规定转数后才许加挡,这是从保护发动机的角度出发的。专家们认为:低挡高速肯定费油,高挡低速肯定省油。—
3.高速行驶不必要
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普通路面的最高车速几乎都有限制,美国是55英里?88.5公里?,路况好的路段放宽到65英里?105公里?。所以,美国车以及进入美国市场的车型在设计上都遵循:在90公里时油耗最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时速。
任何一款车都有经济时速,低于这个速度或高于这个速度油耗就会上升,再超过一定的速度后,油耗会大幅度上升。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是110公里。部分路段允许达到120公里。但很多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都会大大超过这个速度,既不安全,又不经济。如别克GS型轿车在时速70公里时,油耗为6.47升;而时速达到120公里时,油耗则上升到9.46升;如果达到其200公里最高车速时,油耗还会大幅度上升。
提示:首先弄准您的爱车的经济时速,然后严格控制,在这个速度行驶时最省油。耗油量猛增与车故障有关
王先生驾龄:2年
问题:我的车耗油量忽然上升了,这是为什么呢?
王先生早在两年前就买了车,像李小姐提出的问题,他也知道一些,平时开车他挺注意的,所以他的车耗油量一直保持平稳。可是,最近他忽然发现耗油量比平常多了10%!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的回答是:如果耗油量忽然比平常多10%以上,那就意味着车有问题了,您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寻找原因及补救措施:
1.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如果轮胎磨损严重时,就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增加耗油量。
提示:必要时可更换新的轮胎。
2.如果您在行驶中发现爱车现在的滑行距离明显减少,这时应该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是否合乎气压标准。若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
提示:适时为轮胎充足气。
3.如果您在行驶中或启动时发现车轮有异常响声,应该及时检查轴承及刹车系统是否有故障。如果车轮转动不正常,就会影响车速,使油耗加大。
提示:检修轴承及刹车系统。
4.离合器打滑会使发动机的转数丢失。当您在急加速时发现发动机转速表增加很快,但车速增加却很慢,这时可以判定是离合器打滑了。
提示:需要更换离合器片,离合器压盘和驱轮。
5.当您的车已经行驶二三十万公里时,通常会出现汽缸压力不足的现象,这时油耗会明显增加。
提示: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故障,那么发动机就需要大修了。
6.当排气管出现冒黑烟、油耗增大的现象时,需要检查化油器。
提示:如果化油器太脏可以用清洗剂直接向化油器进气口喷一喷,若此时还冒黑烟,那只能把化油器拆开清洗了。
7.如果火花塞使用的时间太长,也会出现油耗加大的现象。因为火花塞损坏会使点火的能量下降,车提速减慢,导致汽油消耗明显增加。
提示:应该换火花塞了。
8.当车的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损坏时,会出现油耗增加的现象。因为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损坏会使水温降低,化油器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汽油雾化不良,油耗量明显增加。
提示:检查温控开关和节温器。
汽车喝油真的很像马儿吃草,若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您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并且注意对爱车进行保养、维修,让您的爱车少喝油、多跑路也不再是梦想。
2021-07-01 17:06
2021-06-28 15:27
2021-06-24 16:34
2021-06-22 10:00
2021-06-21 15:53
2021-06-17 15:44
2021-06-17 15:27
2021-06-17 15:07
2021-06-17 15:05
2021-06-08 16:24
2021-06-02 16:37
2021-06-02 15:59
2021-05-31 10:31
2021-05-31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