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圳旅游 > 旅游攻略 > 正文

揭秘导游买团内幕:旅游灰色产业链(2)

[作者:wlytm]
2011-03-15 13:57

导游背后的灰色利益集团

对买团发生的支出,导游往往需要通过带团途中的二次消费回扣进行弥补,围绕买团的回扣支付,产生了大量的旅游购物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中的“灰色”链条。这些旅游购物行业,为旅行社提供高额回扣,主要面向团队旅游者开展经营活动。

旅游购物行业是“导游买团”操作模式下产生的主要利益集团之一,随着“导游买团”现象的扩展,旅游购物行业的规模也相应得到了扩张,并成为支撑和固化“导游买团”操作模式的商业组织基础之一。旅游购物行业为旅行社主导的团队购物行为提供了基础,在旅行社大众团队观光行程的安排中,购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普遍的活动内容。

导游买团 不可不治

“导游买团”现象具有自身特定的历史阶段,即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由于中国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大众旅游特征——旺盛的旅游观光需求;对旅游消费的价格敏感;旅游者缺乏消费经验,旅游需求总体上呈现数量化而非质量化的特征,对经济型团队旅游产品的需求旺盛。在这一特定时段,“导游买团”现象是与许多热点旅游区相伴而生的现象,成为扰乱旅游秩序、严重影响游客满意度、危害从业者劳动权利的行业痼疾。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学术界和业界就开始对“导游买团”、“高回扣”、“恶性价格竞争”等问题进行探讨,行业管理部门也针对这一痼疾多次整顿和治理,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导游买团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与中国旅游行业中的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包括旅行社的地域分割、旅游行业秩序混乱、旅行社低价竞争、旅行社零负团费、旅游购物欺诈、导游人力与薪资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构成了一个复杂、深刻,涉及中国旅行社行业特殊发展现实的问题。

从旅游地理的研究角度看,“导游买团”现象在空间扩散上面出现了如下的特点:第一,集中于旅游目的地地区。如果一个地方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地,往往成为导游买团现象的高发地,例如北京这样的混合型地域;而一个地方的主要性质是旅游客源地,那么与导游买团相关的高回扣的旅游购物行业就较少,例如长沙。第二,向中国的境外旅游地扩张。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中国游客的到来,也给导游买团现象的空间扩展提供了机会,几乎所有接待中国旅游者较多的国外旅游地都产生了大批以中国游客为主要目标客户的旅游购物点。这些区域包括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港澳。第三,拓展速度很快。随着旅游的发展,“导游买团”现象逐步从热点旅游区向其他地区扩展,速度非常快,在空间上逐步扩张,形成了中国旅行社行业普遍的操作模式。

1.导游买团现象根深蒂固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回扣”这一关键词,排行前三的相关搜索长尾词依次是“医药回扣”、“采购回扣”和“导游回扣”,导游回扣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内的社会热点问题。

在行业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导游买团”现象所代表的旅行社行业“高回扣商业模式”不但在形式上表现更为多样,而且在空间上也扩展迅猛,已经成为全国热点地接城市的普遍现象。通过对张家界、昆明等热点旅游区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导游买团”是中国旅行社行业“高回扣商业模式”的一种实现形式,但在业界的具体经营中,并不局限于“导游买团”这一单一形式,还发展出了“旅行社赌团”(旅行社买团)、“供应商买团”(由购物、景区等供应商承担一定买团成本)等更为隐蔽的形式。

随着旅游的发展,“导游买团”的现象在地域上不断扩展蔓延,在旅游产业中形成了牢固的短期均衡,并在行政管理、行业运营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即使在“导游买团”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福利、旅游回扣问题成为舆论焦点之后,这种非规范的操作模式依然向我们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断地自我调整、巩固、协调和完善,逐步变得根深蒂固,最终成为了覆盖中国旅行社行业主流的商业模式。

2.导游买团严重影响游客满意度

从团费之外的游客附加消费项目中获得回扣收入,这些行为引发了旅游者普遍的反感。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同程网客服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合作,从2009年6月4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面向网络公众,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区网络等方式发放问卷,调查游客对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整体感知,仅有不到3%的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对旅行社服务不满意的游客占32%,超过一半的游客认为旅行社服务质量一般,很不满意的占10%,这说明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评价不高,旅行社业的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除了公众的认知之外,业内从业者的矛盾也日益激烈,与导游群体相关的冲突事件时有耳闻。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