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旅游资讯是:威海旅游攻略。有关威海的历史、艺术、环境、文化地理、节日,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内容介绍吧。
威海文化地理
威海:历史、艺术、环境、文化地理、节日介绍。
历史
约在7000多年以前,威海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1398年,明朝在这里设卫屯兵,称""威海卫""。1898年,被英国租借。1930年10月收回,设威海卫行政区。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
威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今市境先属齐郡,后属胶东郡,为腄县地。三国时期,境内属魏东莱郡地,设昌阳县。
直到明洪武期间,为防倭寇侵扰,析辛汪都三里置设威海卫,名寓“威震东海”之义。“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威海之名从此始兴。威海即由此而来。
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三年后被英国强租。民国时期收回,后又沦为日军殖民地。抗日战争结束后收复,设立威海市,属胶东行署。
清光绪开始在此设水师提督署,驻水雷营,置制造所和水师学堂,新筑炮台多座,成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军基地。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威海失陷。
威海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基地。
艺术
【传统建筑】
北洋海军提督署坐落于威海市刘公岛上,通常称为“水师衙门”,是清朝时期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是在这里谋划并指挥军事事宜。北洋海军提督署为清代传统砖木举架的建筑结构,显得十分典雅古朴,稳重大方。
【渔民文化】
在威海市荣成南部沿海的渔村至今仍保留着渔民祭祀仪式的传统,这些村庄大都依山傍海而建,世代以捕鱼为生,因此传统的谷雨节渔民祭海就成为了这里村庄所举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祈求海神保佑他们在海上一帆风顺且鱼虾满仓。
【传统民俗】
乳山大秧歌在胶东大秧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最集中的秧歌活动地方就是威海乳山市的夏村。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秧歌舞已经成为乳山的人们一种集体的狂欢,成为抒发内心最深处的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
【传统戏曲】
乳山琴书最早是由西河大鼓演变而来,唱词通俗易懂,地域色彩十分鲜明,是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
威海市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暧、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2024-05-17 16:05
2024-05-17 15:56
2024-05-17 15:51
2024-05-17 15:45
2024-05-17 15:39
2024-05-17 15:33
2024-05-17 15:22
2024-05-17 15:18
2024-05-13 15:54
2024-05-13 15:47
2024-05-13 15:46
2024-05-13 15:15
2024-04-29 16:13
2024-04-29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