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领事馆
德国领事馆:沿江大道130号,1895年以后建成。建筑周边采用两层券廊处理,黄色拉毛外墙,红瓦坡屋面。主入口设在正中,有门斗凸出,正面用条石砌筑台阶,两边做坡道可直接驶进汽车。屋顶设有塔楼,塔楼四侧开半圆形天窗,塔楼顶有德式花饰,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风格。
每次开车驶过汉口沿江大道,陈剑霄都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一幢幢历史老建筑,风格迥异地排列在路边,对他展示厚重的美感。“我有时到江滩去,都会先伫立在老德国领事馆前,欣赏它所蕴含的文化。”陈剑霄说,这种领悟只有熟知建筑的人才能深有感触,一栋建筑启开的思路,能让他想到很多、很远。
对于德国领事馆,陈剑霄最为欣赏的就是边上的市政府礼堂建筑群,与老德国领事馆遥相呼应,形成风格建筑融合区。“这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模仿,而是在帮历史建筑‘安家’”。
2000年,作为受到法国国家元首邀请的建筑师赴法国交流,他感触最深的,是欧洲国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他们在老建筑的原有基础上,补旧换新,尽量保持原貌。更绝的是,他们会注重历史建筑与城市的融合。
“我在法国曾经见过一个实例:卢浮宫对面的橘园美术馆扩建时,考虑到老美术馆的建筑风格,除了保留老建筑本身,还把周围的建筑物风格与老建筑统一。施工时为了不破坏老建筑的地基,又保持建筑群的整体性,采用了将原有老建筑完全悬空,重新修建地下设施的方式,施工难度巨大,投资成本增加数倍,完全是为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他说,很多国家开始对老建筑的保护有了严格立法,甚至对周边新建筑也有要求。
“在武汉其实也有很多让老建筑与新建筑融合的例子,如长江二桥汉口桥头一个商住楼盘,就是在一些历史老建筑的周边,新建风格相同的新建筑,新老交错,别有风味,其实这并不是开发商图省钱要保留老建筑,相反设计成本和建设成本比推倒重建要高很多。”陈剑霄说,“我想目的都是一个,保护并让老建筑与现代城市融合。”
他最后说: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能只是修缮和围起来,而应该让它在原来的位置焕发生机,让更多的新建风格建筑为其增添光彩,这样,就相当于给老建筑安了一个“家”。
2024-05-17 16:05
2024-05-17 15:56
2024-05-17 15:51
2024-05-17 15:45
2024-05-17 15:39
2024-05-17 15:33
2024-05-17 15:22
2024-05-17 15:18
2024-05-13 15:54
2024-05-13 15:47
2024-05-13 15:46
2024-05-13 15:15
2024-04-29 16:13
2024-04-29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