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生产工序--反应,其过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网格反应池”。原水是指未经加工的自来水生产用水。通常原水中都带有诸如藻类、腐殖质、泥沙之类的轻微颗粒,这时自来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原水中投加“净水剂”——碱式氯化铝(俗称为矾),碱式氯化铝在原水中可产生正电荷,令水中的轻微颗粒受静电作用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团,以易于沉淀。而“前加氯”则可根据原水情况选择是否投加,其作用主要有:①助凝剂,主要是氧化水中的腐殖质和胶体,使之能产生混凝沉淀;②杀藻剂,根据原水中的藻类含量多少而决定是否投加(水中藻类的含量过高可产生异味),以杀灭藻类。“前加泥”是水中藻类过多时,增加水中的吸附能力,使净水剂能起到更有效作用。“前加碱”是原水PH值过低时,影响水体的混凝沉淀效果,故要投加石灰等碱类,增加水的沉淀效果,并使其出厂水PH值保持在中性。原水在投加净水剂等多项药剂之后,再经过混合槽和网格反应池,这样水中的轻微颗粒就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大的颗粒团。
第二道生产工序--沉淀,其过程包括“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这时,原水从网格反应池流入斜管沉淀池,在水中较大的颗粒团在通过沉淀池的斜板时,就会附着并沉淀到斜板的底层,经此处理后的水质变得近乎清澈如镜。而沉淀下来的污泥定期经排泥车排走,保持沉淀池的洁净。
第三道生产工序--过滤,其过程包括“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潺潺清流顺着斜管沉淀池上面的集水槽汇集流入滤池,水中的细微杂质被滤池中的滤沙过滤和吸附之后(当滤沙中的细微杂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滤池也要定期进行〃气水反冲洗〃清洗,以保持良好过滤效果),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清水池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细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整个净水处理过程到此就已完成。
第四道工序--加压供水,其过程包括“清水池--→二级泵房--→供水管网”。经消毒后的自来水贮存在清水池中,通过水厂二级泵房的水泵加压之后,洁净的自来水沿着供水管道,流入千家万户。
下面为您详细揭秘成都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全过程
成都的自来水是全国最好的,水源来自岷江,而且处于岷江上游,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世界上自来水出厂水平均浊度(NTU)标准小于5 ,发达国家出厂水平均浊度(NTU) <=1.0,而成都市主要自来水供水来源,三道堰自来水六厂的出水浊度为 0.12,已达到了国际水平。近期我参观了该厂。
该厂取水区域为岷江水系。取水的水源为两条河;徐堰河\柏条河。都位于成都三道堰,那里的古镇小桥、流水、青瓦、白墙、垂杨,白鹭,来来往往的行人如安详的,,一幅宁静的小镇不需要太多的笔墨渲染。特别是柏条河两岸的呤诗楼、书画楼、棋牌楼、品茶楼、观景楼堆砌延伸,景致去清新雅然。走在逶迤弯曲的卵石小道,信手抚过或是凿有人名的青砖白墙,古蜀文化就在指间轻轻溜过。水是这座小镇的灵魂,小镇因古人在柏条河下游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三道堰。当地政府充分挖掘三道堰水的旅游资源,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利用小镇独有"水"资源结合川西民居特色,建成了初具特色的三道堰"古蜀地"原始水乡风景。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会",是三道堰古镇独具魅力的传统节日。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它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并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由机泵通过输配水管道供给用户的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人习惯将其煮沸后饮用。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首先必须把源水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它的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现在国家规定要用PP管,而不是以前常用的铁管,因为时间一长铁管就会生锈,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分流到用户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
2023-04-21 13:11
2023-04-21 13:05
2023-03-27 15:40
2023-03-27 15:30
2023-03-27 15:26
2023-03-14 09:10
2023-03-14 09:01
2023-03-14 08:36
2023-01-20 21:11
2022-11-30 11:13
2022-11-29 16:02
2022-11-18 09:10
2022-11-18 09:03
2022-11-1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