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示“郑成功在一群……战旗招展”
(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此刻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
交流后读。从你们的朗读之中老师确实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5.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
(思考:
1.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述,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描述。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
2.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自由读后交流。
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现了郑军官兵的英勇谁来读一读
A.第一句教师点拨:冒着炮火、驾着舰船、团团围住敌人,多么英勇的郑军官兵!
B.第二句读到这个场面的时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生:高兴、痛快。师:是呀,炮弹击中敌舰的弹药库,真是大快人心。
C.第三句敌人再也没法逃脱了。
那么又有哪些资料从侧面衬托了郑军官兵的英勇呢
交流:A.“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隅”本指角落,在这句话中隅指的是什么
敌人企图…………负隅顽抗,他们的阴谋会得逞吗
像“负隅顽抗”这样的内含批评、贬斥之意的词语我们称它为贬义词。
B.“惊恐万状”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敌人会有怎样的丑态
这是描述敌人丑态的资料,和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有关系吗
敌人的恐惧、无能更加衬托出郑军官兵的英勇。
那么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出示打中弹药库段落,讨论:郑军官兵英勇战斗的场景就应很多很多,那么文中为什么要抓住这样一个场景来写呢)
6.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
生齐读。
(设计意图:1.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潜力。文字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文字经过有机组合,加上读者的想象,就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此刻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等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紧扣写法,学习“文理”。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资料的理解与感悟上,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本环节教学紧扣“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相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资料,揣摩文章的写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3.将词语教学与具体的语境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分析与讲解,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了褒义词与贬义词区分这一教学难点。)
7.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最后只好统统举手投降。郑成功最后把侵略者赶出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台湾,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齐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郑成功的军队进入台湾,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文中抓住人们的哪些表现来写的呢
(理解“喜出望外”,褒义词)
(理解“载歌载舞”人们多么开心啊!)
开心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的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透过读文、想象,感受了文章表达的情感,想象出文章描绘的画面。)
三、阅读“建设台湾”。
1.当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学习这一部分资料。课文抓住哪几方面来写郑成功建设台湾的
2.讨论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力、兴办学校)
3.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还为建设台湾做了许多贡献,文中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两方面来写呢
(引导:只有发展生产,人们才能丰衣足食;只有兴办学校,大家才能学到知识。这是郑成功为建设台湾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抓住了这两点来写。)
4.读到这儿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下:郑成功的一生南征北战,有无数的丰功伟绩,而本文为什么只选取了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来写呢
所以我们在写人物时就应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材料来写。
(设计意图:文章资料有详有略,教学安排也收放有度。“建设台湾”相对于“收复台湾”写得比较简略。本段教学既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学,又拓展了教材宽度,再次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方法的教学有机融合到一齐。)
四、作业
1、复述课文,把郑成功这个历史故事将给你身边的人听。
2.观察校园生活的一些场面,学习课文写法写一段话。
以上就是关于郑成功教学设计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