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比如孩子违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那么小孩子叛逆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子叛逆怎么办
第一,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这一点,小编相信很多的家长都从不同的地方不同人的口中看到过听到过,也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可是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人,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乐于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冤枉孩子的情况。在遇到孩子一直坚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妨问一下他坚持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他的理由很合理,那么家长要陪伴孩子一起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不合理,家长要好好的跟孩子解释,平心静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
第二点,要学会恩威并用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的,对于一些听不进道理的孩子,做家长的不能一味的把自己放于比较慈爱的位置,要学会恩威并用。比如,当孩子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不要上前与他搭话,可以在一旁偷偷的观察,或者做别的事情故意不去理他,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放弃这种方法。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上前跟他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容易听得进去。
第三点,不要一味责骂
小编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一上火便对孩子破口大骂,甚至不惜动手的情况,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尽量避免,即便有火也不能以这种方式发出来,必须要讲道理,一开始或许会不听,但是长久下来,就会产生效果。很多孩子都是你越骂他,他越叛逆。
第四点,从小言传身教
其实孩子之所以叛逆,一方面是因为青春期,另一方面便是由于家长的教育问题导致的,作家长的,要从小为孩子做好一个榜样,例如不说脏话,讲礼貌,出门不随便丢垃圾等等。打个比方来说,孩子现在学会了抽烟,而孩子的父亲也抽烟并且很严重,当家长告诉孩子不要抽烟的时候,当孩子说我抽烟都是跟你学的的时候,家长讲得道理该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因为家长成为了孩子的坏榜样。
第五点,不可一味宠溺
这一点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是从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有哪个父母不疼孩子呢?所以,宠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都会做也都乐意去做的事情,可是,太过于宠溺孩子却是导致孩子叛逆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某些时候家长可以宠孩子,某些时候不能宠孩子。
第六点,最好自己带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比较忙的原因,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尽量不要这样做。一方面因为老人的思想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应该注意。而且,孩子由家长自己带,能够从小培养感情,从小言传身教。
注意事项
爱和耐心——对孩子来说,特别需要足够的爱和关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呵斥、贬低、急躁、打孩子、滥用权威、命令强迫孩子等,这会导致孩子的抵抗情绪,引发破坏性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尊重,鼓励孩子的独立和冒险精神,不打断孩子说话,不打搅孩子做事,引导孩子的情绪能量方向,当孩子闹脾气时,家长要主动改变环境,用平和、耐心、陪伴的态度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选择。”
专家表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闹脾气时只需要轻轻地抱着他,不用说话,等孩子好一些后再沟通,告诉他“我们还可以怎样”。此外,还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事先表扬、事前预告等方法,不过您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是爱和耐心,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不接招——这就是所谓的“有火不接火”。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家长切忌直接说“不”,因为这个字将直接激发起孩子的叛逆心:你不让我怎样,我非要怎样。而如果家长“不接招”,孩子首先的反应将变成疑惑,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孩子说要染金发,如果你说“不行,没门!”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觉得父母无法沟通,不理解自己,第二天真的去染个头发来给你瞧瞧,看你能怎么样。而如果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啊,我觉得你染金色头发也挺漂亮的。”就会首先引起孩子的疑惑:“妈妈怎么这样说呢?”进而开启沟通的大门。
巧妙化解——用孩子的价值推动他。孩子竟然钦佩同学的偷窃行为,如此没有是非观念,是不是有一天孩子也会去这样做呢?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巧妙化解的。“孩子并非没有是非观念,只是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会显得特别欣赏那些有自我能力的人,这是他们走向独立和成熟的需要。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比如鼓励孩子说‘其实你也很有组织策划能力的’,在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自己的能力,如让孩子亲自策划一次家庭集体出游活动等等,然后对孩子的能力及时予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体会丢东西的同学的心情,就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子叛逆怎么办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到你。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