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日:“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晤,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想同怀王会盟。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为什么要拒绝秦国的欢心呢?”怀王终于去了。进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运回来葬在楚国。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也痛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念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要回到朝廷,希望有朝一日怀王能幡然醒晤,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想把楚国衰弱的局势扭转过来,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达了这种意愿。但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最后由此看出怀王始终没有悔悟。
做国君的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无才,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
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良并不是真正的忠臣,所认为的贤良并不是真正的贤良啊。怀王因为不懂得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国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挫败,国土被侵占,失掉了六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c h u o)其醣(li)?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en men)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 u o)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mi)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c u o)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恨他,非常愤怒,最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因此恼怒屈原,把他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形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但我一个洁净;众人都昏醉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良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页应潮流甚至推波助澜呢?众人都醉,为何你不—起吃那酒糟、饮那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
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受浊世的污垢呢?”他于是作了《怀沙》赋。就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类人,都爱好文学而因为擅长作赋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委婉蕴藉,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亡。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