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正文

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作者:韦佛奴]
2013-03-01 16:16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然而,正如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等形成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现实,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急需的状况与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反映到教育领域,通过升学最终进入大校门,成为许多人既定的成才之路。这种认识一度普遍存在于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当中,学生单纯地追求升学,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社会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这样一系列错误的认识,助长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错误的教育倾向。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试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

  反观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与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简言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显然,"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倾向不能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还会有碍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基础教育,顾名思义,是所有教育中的基础,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基础教育的偏差,必然会对整个教育体系靠官影响,最终影响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一切都归根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正是为了保证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注重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其次,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能否顺利完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对教育提出根本要求。然而,俗话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一项百年大计,应该看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探索过程。

  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发展状况对如何发展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课程、教材、教学方面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作重点来抓。在统一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教材多样化,体现科学精神和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创造性学力与发展性学力相结合,基础统一性与多样层次相结合等特点,并通过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根本取决于是否有一定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要求不仅是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而且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第三,通过改革升学、考试以及评估制度,逐步淡化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升学意识和分数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定标准,减轻学校和学生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此外,各地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如通过办学经费有倾斜地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均衡生源条件,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来提高薄弱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减轻学生负担,制定严格的规章,限制各类复习辅导资料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由"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一些错误影响,净化了教育环境,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广泛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到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质量诉思想观念大变革,是涉及到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的社会性变革,是我国教育为实现经济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必须进行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转变。社会各界都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上的共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为推行素质教育而努力。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