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职业培训 > 正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优秀教学反思推荐(2)

[作者:覃改的]
2017-10-17 10:08

  例如“他挖了 8 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 小时。他满脸灰尘,眼睛布满血丝,到 处都是血迹。”短短的两句话,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教学时,我不急于让学生悟出结果,而是让学生深入课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挖了 8 小时,会发生些什么事?此时的父亲又是怎么表现的?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的时候呢?又是怎样的场景?在这漫长的 30 多个小 时里,父亲经受了怎样的艰辛?我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读思结合以体验阅读感受。

  在教学父亲的“了不起”时: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父亲很了不起”的呢?

  生:我是从课文第 2 自然段体会到父 的了不起的。“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 7岁儿子的学校。”从这个“冲”字可以看出父亲很担心自己的儿子,跑的速度很快。

  师:是啊,他是个伟大的父亲。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我也是从这里感受到父亲很了不起的,不过不是“冲”字。文章说他是个年轻的父亲,说他是“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儿子的学校”。他在那样危险的时候,还会先“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再“冲向儿子的学校”,说明他对家庭很负责任。

  师:对,他还是个伟大的丈夫。作为他的妻子,也是很幸福的!这一点老师没发现,你看书看得真认真,我要向你学习。

  ……

  的确,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聚焦在父亲的“冲”上,仅仅聚焦在父子之间,那么“安顿好受伤的妻子”这样的细节势必会被忽略。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关心自己的妻子。这样的“爱”才是丰满的,具体的。真正的课堂应当有生命活力,而活力首先意味着学生的情感能够在更大的层面上被激活;其次,学生发出的声音和需求,能够被教师听到、被教师尊重。

  面对大地震,父亲一直在废墟里挖掘他的儿子,很多人都过来劝阻他。

  (1)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似乎是命令的口气;而警察就不同,先表示“理解 ”,再强调“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 ”,说“离开 ”时也是“马上回家吧 ”,语气比较缓和。

  (2)其他的父母为什么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之后就绝望地离开了呢?是因为平时没有建立起这种“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互信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 14 位孩子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爱得就不够深,更不意味着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千万不能把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误解为“贪生怕死”,因为这种误解将会滋生出一种畸形的价值观。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的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 14 位父亲的丧子之痛也是真切的,深厚的,自然而然的。

  就《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而言,如果师生仅仅停留在地震中的“互信”,如果教学只是走到这一步,那么,对于文本的理解就尚停留在显性层面。所谓的“探究”和“鉴赏”,还应当让学生学会触摸文字深处的温度,留意文字背后的多重意蕴,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咀嚼。比如:“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样的信念,仅仅是在地震中才建立起来的吗?

  师:这种父子间的心心相通,其实就是互相的信任。但这种信任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吗?

  生:不是。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儿子站在树上摘桃子,摘完桃子却不敢下来时——

  生:父亲就说:“儿子,勇敢地跳下来,爸爸接住你!”果然,父亲张开双臂把跳下来的阿曼达接住了。

  师:当儿子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

  生:父亲总是耐心地帮阿曼达讲解,直到他弄懂为止。

  师:当儿子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

  生:父亲就在后面紧紧扶着阿曼达的车子,让阿曼达放心地骑车,直到学会。

  ……

  师:这种信任,已经根植在父子的心灵里、血液里。所以,父亲、儿子都决不会放弃。至此,教学才真正体现出一种“增量 ”,体 现出一种“正能量”的扩张与传递。与初期仅仅围绕“地震”的理解相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了纵深,变得更加开阔。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父子之间的爱,还要领悟作者是怎样抓住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境 界的方法,然后从文中的描写联系到生活实际,明白自 己的生活周围处处有爱,惊天动地是爱,和风细雨也是 爱,继而学会用本文的描写方法写生活中饱含爱的事例。

  以上就是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