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留学生的八大热门留学国家。是什么让中国家长让孩子到国外读书?那么国外的教育水平情况及优势体现在哪呢?留学后是否好找工作?他们对外国留学生政策的调整有何动向?如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留学生必备的,而这些与留学生择校有很大的关系,需要选一所真正适合你的国家,下面是近几年最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八大国家。
NO.1 美国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22000人。
美国拥有世界一流学府,又是超级大国,而且让世人瞩目的好莱坞也在这里,虽然美国的安全局面不是蛮好,但这已不是很重要了。现在美国国内实际上有很高的呼声,希望尽可能多的吸引中国高素质的学生到美国去读书。美国助理国务卿毛拉·哈蒂女士3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美国驻华使馆已出台包括增加签证官员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美国欢迎中国留学生。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中国的官员队伍里,高知识、高学历、高职称的新锐美国海归派迅速增多。
NO.2 澳大利亚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9000人。
金黄的海滩、奇异的海洋大堡礁、蹦蹦跳跳的袋鼠。秀丽宜人的自然环境加上宽松的入学条件和一流的教学质量,这些都让澳大利亚凝成留学的焦点。
NO.3 英国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20000人。
作为发达国家,英国能为各国留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研究、生活、居住、交通条件。此外,英国是正宗的英语(论坛)国家,从学习语言的角度看,也是理想的留学目的国。英国的教育事业相当发达,教育水平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全世界排名前100所名牌大学中,有四分之一在英国,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更是举世闻名,培养出许多政治家和科学家,仅剑桥毕业生中就出现了82位诺贝尔奖得主。
NO.4 日本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8000人。
日前,日本政府决定拨款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亿多元)设立日中留学基金,以便在近期引进大批中国留学生,促进日中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是让参与日中交流的两国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共同携手建立一个联络网,促进相互的信息共享,培养日中交流事业的接班人。最后是以中国的地方城市为中心,在公用图书馆和大学校园内开设日本信息角,邀请活跃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和企业人员参与介绍日本的活动,从而让中国的年轻人和普通市民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日本。
NO.5 法国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5000人。
法国以悠久的历史,浪漫的气息,高质量的教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到底你对法国高等教育及其体制,对法国各类高校,对到法国留学的政策,有几分了解呢外国学生享有和法国学生同等待遇:缴纳同样的学费、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险。在欧洲,只有法国和德国实行相同的高等教育政府津贴政策。这两个国家的教学水平和文凭质量,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文学艺术等学科,都堪称优等。
NO.6 加拿大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3000人。
为吸引高科技人才,加拿大政府打算放宽有关移民政策,并提供优厚待遇,鼓励包括中国人留学生在内的高科技人才到加拿大定居,解决目前加拿大高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加拿大必须大幅度放宽对亚裔高科技人才移民条件的限制,允许他们的家人更容易地移居加拿大,为这些高科技人才每年提供一到两次的探亲假期及旅行费用等等。这样才能吸引留学生,留住人才。
NO.7 德国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2000人。
许多准备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往往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取得的大学学历得不到德国大学的完全承认。针对新学位制度实施越来越广泛的现实,很多在德的中国学者及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将是最大的收益者。也就是说,处于英美学制中的中国学生,去德国留学后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国际化的教育手段,获得国际一致的学士硕士学位。
NO.8 新加坡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5000人。
改革开放的中国、为新加坡提供了新的人口资源。以招收留学生的方式吸引中国年轻精英移民,新加坡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最高学府,仅在这两所大学就读硕士、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就有3,000多名,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0%。这些精挑细选的尖子学生,都能纳入新加坡政府一个特别奖学金的计划内,除提供两年硕士、两年博士的全额学费外,还每年发6,000坡元(约23,500港元),作为他们的住宿费和其他开支。政府希望享受这份优厚奖学金的学生在完成4年学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6年。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