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家教 > 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培养方法

[作者:韩村坦]
2012-03-27 10:34

如果想培养好自己孩子独立性,就要掌握一些比较好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首先我们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这种心理的发展状态,他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才能够有很好的培养方法。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宝宝这种独立性就开始出现了,一般的时候,从年龄段上来讲,都是他在一岁左右,孩子经过了爬,会走了,他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他就开始想摆脱成人的控制,就表现出有一些不听话,甚至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到了一岁了,就开始有点叛逆了,什么事都要自己干,实际上在提示我们,宝宝的独立性的需求已经到来了,这一时期已经到了,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因势利导,就要掌握他的特点了,有的孩子家长在孩子周岁的时候经常会说,我特别烦我那个孩子,每次一出门,他总是又哭又闹,拽着不让我走,你说这孩子怎么没有独立性,就不能自己在家好好跟爷爷奶奶呆着吗,面对这种情况下,我想告诉大家,其实这会儿我们不是谈的是宝宝的独立性,在一岁的时候,他正是一方面要独立,一方面又对我们这种依恋,处在一个非常冲突的交叉的路口,他一方面想做一些决定,表现出一些不听话,到处的乱摸乱动,还有想去自己尝试很多东西,一方面他又很粘人,这个其实表面上看起来很冲突,但是实际上他是我们孩子发展的一个矛盾的阶段。

 

从一岁开始,我们就要抓住这个阶段,给他多提供这种锻炼的机会,孩子体验独立性给他带来快乐的时候,会越来越独立,我们孩子一旦独立性培养出来了及包括身体的能力,肢体的能力,一旦他在这方面独立了,这个孩子他在心理上就会独立,一旦孩子在心理上独立,他慢慢对于粘人,或者过于依恋缠着我们这种现象就会消失了,所以说一个人要想真正的达到这种人格上的独立,心理上的独立,首先是从他的生理,或者说是身体上的独立开始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孩子有什么特点,我们怎么样能够继续的维护他这种独立性的发展,而不是来去扼杀。

 

首先孩子第一个特点,就是他非常的好动,我们都知道孩子非常活泼,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了解,所以想摸摸这儿,看看那儿,协调的时候颤颤巍巍的,总是到处去,特别好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孩子好动的特点,多给孩子去分配一些任务,比如说我们就拿一两岁的孩子举个例子,一两岁的孩子刚会走,到处乱去,比如他去水边去玩,家长就觉得很危险,但是他又非常的好奇,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可以给他规定出一个区域,告诉他只能站在什么什么线以后,可以去,他会觉得,我可以到这儿来,我是独立的人,我完全可以选择他会很开心,同时你又给他制订了一个规矩,这样他也能够知道我爱怎么样去做,既保证安全,又满足了他的独立性,还有我们说孩子一刻也不闲着,多给他安排点事,当他什么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做。

 

我们知道很多小孩子在三岁以前经常使用纸尿裤,每次纸尿裤都穿的鼓鼓的,满满的,家长每次帮孩子解下纸尿裤,折叠好扔倒垃圾同,我见过有的家长对孩子培养的非常好,孩子可以颤颤巍巍的走路了,家长让孩子自己解纸尿裤,还教他自己卷起来,让孩子拎着这个纸尿裤,扔到垃圾桶里边,孩子觉得特别开心,而且他也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应该自己做。还有这么小的孩子,他对这个卫生间非常的感兴趣,比如说有的孩子自己坐在马桶上,家长培养他独立性,其实是很小很小的细节,比如说你让他自己从这个马桶上站起来,或者是自己坐下去,哪怕是自己怕裤子往下脱一脱,自己提一下,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都是让孩子慢慢去感知他的身体,有一种自我的这种存在。

 

还有的孩子喜欢上完厕所去玩冲水马桶,其实与其你去限制他,不让他弄,你不如让他自己养成自己去冲厕所的习惯,这样培养他自己的自理能力,满足他这种独立性,或者是做事主动性的一种发展,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孩子的好动,除了好动,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特别喜欢问,我们说孩子两岁左右,开始形成他自己的思维,一个人除了他有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肢体独立以外,他还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长大以后,他才能够做到不人云亦云,不游离在各种不同的见解之间,没有自己独立的概念,或者是独立的想法,赌博孩子独立性的思维,我们就要从两岁多,就要开始培养了,那么怎么培养,就抓住孩子好问的特点,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去问,尤其有的孩子在大人说话的只有,他不会去看这种情景,经常去插话,弄得家长觉得很没有礼貌,实际上只要我们跟孩子做个暗示,提示他一下,告诉说,等妈妈跟别人说完话你再说,这样我们既维护了孩子这种好问的这个特点,又能够满足他继续探索这种需要,然后再跟孩子进行去解答。

 

还有孩子特别喜欢问问题,我们有一些父母喜欢看书,而且受的教育又非常好,非常的丰富,特别喜欢直接去回答问题,其实在这里建议家长,不要直接的把答案告诉这个孩子,要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这种空间,比如说我们的,我见过这样一个小孩子,他很小,比如说他经常会在自己的社区里,或者是幼儿园里见到保安叔叔,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又会见到警察叔叔,孩子就问了,这个保安和警察有什么区别,其实有的时候孩子的问题,也并不是我们大人一时能够解决的,即使能解决也不要马上告诉孩子,可以说这个妈妈也不知道,爸爸也不知道,在孩子面前进行去示弱,一旦我们家长床出很无知的表现,其实你就给孩子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先去想,这个小朋友就去想,过了好几天,孩子就说了,妈妈我知道这个区别了妈妈说你说说这个区别是什么,孩子的话也特别的有意思,但是一看就是经过他独立的去思考了,孩子就会说,原来警察叔叔是这个人的大名,保安是这个人的小名,这个是非常有童趣的一件事情,虽然孩子他没有抓住本质上的特点,但是他用自己的已知的逻辑解释和说明一些问题,建议家长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一些机会,好动,而且是好问。

 

还有就是说我们成人一定要多给孩子,允许孩子去这种失败,孩子因为第一次做很多事情,又是独立性在慢慢的培养,经常会出现常识性错误,一旦做错了,我们家长一定多给他非常宽容的,而且是正性的支持,能够让孩子提升孩子这种抗挫的心理,不要说一次做坏了,我们再也做了,要鼓励孩子一次一次尝试,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孩子慢慢的会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通过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来不断培养他的独立性,我们讲了这么多,也举了一些例子,实际上就是请我们的家长掌握几个原则,一定要大胆的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包办、代替。

 

有的大人其实不放手,就是因为他不信任这孩子,认为这孩子没有这能力,如果你不信任这孩子,就会剥夺他这种机会,慢慢会形成恶性循环,孩子独立性会越来越差,可能终身依赖我们。第二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但是这种鼓励不能是泛泛的,一定要切实的,真诚的去发现我们孩子,在独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给他切实可行的帮助,然后在适度的时候支持他,有了家长的这种心理的支持,孩子产生了极大这种安全感,对整个社会,包括对自己的家人都是非常信任的,他更有可能走向独立,发展出自己比较好的这种品质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