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家教 > 正文

家长怎么教育好胜心强的孩子

[作者:xkgifp]
2011-12-07 14:28

  生活中父母经常会让小学生举起自己的大拇指对自己大声地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但是,一些孩子在“最好”、“最棒”引导下,产生了争强好胜的心理,凡事必争“第一”,得不到第一就伤心、痛苦,令父母担心。那么,父母该如何面对只想得“第一”的小学生呢?

  生活中父母经常会让小学生举起自己的大拇指对自己大声地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这无非是想让孩子有自信心、有上进心。但是,一些孩子在“最好”、“最棒”引导下,产生了争强好胜的心理,凡事必争“第一”,得不到第一就伤心、痛苦,令父母担心。那么,父母该如何面对只想得“第一”的小学生呢?

  孩子只想得“第一”

  葳葳今年九岁,上小学三年级了,葳葳在一些小测试中经常是第一名,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学习生活中,葳葳的绘本作业是第一,小文章是第一,绘画作品是第一,葳葳第一个当选区级三好生,葳葳第一个当选班级之星……一时间,葳葳成了班里的明星人物。在大家的赞许声中,葳葳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因为她要保住自己的“第一”。渐渐地,葳葳只想得第一。她会因为自己成绩是第二名而伤心落泪,会因为99。5分耿耿于怀。有一次,葳葳参加了运动会,在个人比赛项目上没有拿到名次。回到家里,葳葳脸上伤心的表情,真不亚于高考落榜的人。

  金枭,一个12岁的男孩,学习跆拳道6年,2006年-2010年连续五年成为中韩对抗赛的冠军得主,曾经获过12枚国际金牌,还被邀请去韩国跆拳道最神圣的国技院表演。金枭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努力刻苦练习跆拳道之外,所有方面都要争第一名。金枭虽然经常参加各种跆拳道比赛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第一名,除此之外,金枭还学习架子鼓、街舞、双截棍。金枭说自己从没输过也输不起,而这也正是金枭妈妈的苦恼所在。金枭妈妈曾劝过金枭只要开心、高兴就好,不要再凡事争第一,而金枭的回答永远都是:第一为什么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自己一定要拿第一,不想拿第二。

  孩子为什么“只能赢”

  1、孩子只想争第一,肯定是有其“历史背景”

  这个“历史背景”往往跟父母本身有关。要么是父母有意无意间给了孩子争第一的心理暗示,要么是父母给予孩子关注太少,导致孩子缺乏被认同感,凡事争第一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赢得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

  2、孩子从小在赞美中成长,缺乏合理的批评和必要的惩罚,心理很脆弱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你太棒了”、“你真聪明”,赞扬之声泛滥无敌,父母总是把孩子夸得太强、捧得太高,让孩子产生错觉:我什么都会,我什么都行,我最厉害,我最聪明……久而久之,孩子只爱听表扬、受不了批评,只能赢、不能输,一旦不如意,就会失去心理平衡,精神防线崩溃,无法面对失败。

  3、父母包办代替,孩子没有自己经历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机会

  孩子自己想叠被子,兴致勃勃,手忙脚乱,妈妈却说:“你这么小,哪叠得了这么大的被子,妈妈来弄,你去玩吧!”孩子自己想洗小衣服,妈妈说:“你哪里洗得干净,我来吧!”父母总是帮助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务,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没有机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不会想办法解决困难。父母的好心,让孩子丧失了尝试的机会和努力的欲望,这绝不是帮助!这只能使孩子遇到挫折时无法承受,耍赖、逃避、退缩、放弃。

  4、父母排除一切干扰,打造一帆风顺的环境,孩子缺乏适应力和抗挫力

  父母总是希望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尽量好的成长环境,孩子从小便是一帆风顺、养尊处优,没有磨难。当面临别人或者社会施加的压力时,孩子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遇到失败,又怎能“输得起”呢?

  怎样才能让孩子“输得起”

  1、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成败观

  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很多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要让孩子明白: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挑战、遇到挫折,唯有接受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乃成功之母”,才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困难。有了输的积累,才有赢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你不可能在所有的竞争中都是强者。竞争中输和赢都是自然的事情,我们应该坦然接受!

  追求某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虚荣,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兴趣是一种动力,从中获得快乐。所以,“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而非把别人打败!

  2、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进步就是收获

  可能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输不起”的心理阶段,别着急,让孩子慢慢成长,慢慢理解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享受过程比赢得胜利更重要。引导孩子不要把“结果”作为唯一的关注重点,只要孩子勇于尝试,并且付出了努力,那就是最大的进步。孩子在竞争中发现了许多的乐趣,玩的很开心,孩子有足够的耐心,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这些都是收获。即便失败,也不代表自己没用,家长要帮孩子分析原因寻求解决之道。

  3、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示范自己对待输赢的态度

  身教大于言传,当父母自己遇到问题时,展现的态度就是很好的机会。比如,妈妈烧焦了一锅菜,与孩子分享:“好可惜啊,不过没关系,我已经知道秘诀,下次一定能做的很好吃!”比如,爸爸修理电风扇,屡试不爽,与孩子分享:“怎么这么难呢,不过没关系,我再仔细找找哪里出问题了!”

  当孩子出现“输不起”的状况时,等他的情绪缓和之后,父母可以情境重现,模拟孩子刚才遇到的问题,示范正确的态度。比如,下棋,你比我快,没关系,我要向你学习!还可以假装学孩子的样儿耍赖发脾气,让孩子反过来安慰你、教育你。

  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有许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失败并不“丢脸”,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会很多东西。

  4、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竞争,尝试“输”的滋味,父母不能总是“让”

  童年的主题是“快乐“,孩子的任务就是“玩”,游戏大概是孩子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最不留痕迹的教育方式。石头剪刀布,打扑克,下棋,比赛拍球、跑步等等,通过各种游戏,让孩子有机会在玩乐中尝试“输”的滋味。

  刚开始,父母可能会故意输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不能总是“让”,孩子绝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必须有一些输的惨痛经验,必须亲身体会一下内心的失落,这时,父母要给予安慰和鼓励,输赢很正常,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

  5、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和比赛,在实践中增加认识,积累经验

  人总是要融入群体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集体游戏中,孩子一方面要学会如何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伙伴之间的竞争,面对比赛的规则,面对失败,这些磨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适应力和抗挫力。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