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高等教育 > 正文

屈原列传教案分享 屈原列传教学指导(2)

[作者:马机角]
2017-01-06 13:23

  三、研习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1、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结合文章第3段,思考:

  1.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

  2.屈原的“志”是什么, 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3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提示: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提问:理解本段的关键句,下面同学们来思考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明确:《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结合文章第11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鱼父的对话。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11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提示:第11段的关键句有:

  鱼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鱼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提问:了解了屈原与鱼父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还能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以及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3、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请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第1、2、4、10、11段,结合以上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经历。】

  提示:王甚任之(1)—→王怒而疏屈平(2)—→

  屈平既绌(4)—→顷襄王怒而迁之(10)—→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