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州白云区一中学高三学生阿鹏(化名)因不堪高考压力,跳楼自杀身亡。据阿鹏父亲介绍,孩子勤奋努力,学习成绩挺好,但性格有点内向。事发前几天,阿鹏因模拟成绩不太理想,闷闷不乐,但家长没太在意,阿鹏跳楼自杀后,家长才后悔莫及。
四、五月份是中高考毕业生的心理危机高发期。考生容易出现焦急、怨恨、绝望等心理情绪。学校和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与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心理老师孙传华进行一番对话,期许读者能从中得到启示。
高考过敏症爆发
羊城晚报:象阿鹏一样的中高考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普遍吗?通常在哪个时段比较集中?
孙传华: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面对中高考的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近期更是一个心理问题更加明显的敏感期,一些同学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疏导,后果不堪设想。
羊城晚报:为什么很多的毕业生会出现心理问题?
孙传华:其实高考本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人们给它赋予了太过复杂的含义,使其异化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负担,更让它的那些直接当事人们不堪重压,选择了各种病态的生活方式。
羊城晚报:中、高考毕业生这段时间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孙传华:进入敏感期的考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多为焦急、恐惧、怨恨、极端、绝望等心理变化。一些同学会出现高考过敏症,别人不能在他面前提“高考”二字,轻则影响考前复习,重则与家长吵闹,甚至走上极端。
适度焦虑很正常
羊城晚报:有人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中高考学生也需要有适度的心理压力,您认同吗?
孙传华:的确是这样,我的观点是:毕业生还是要接纳适度的焦虑。这是因为无论如何,中考以及高考,都对人生有着一定影响。十几岁的初三或高三学生,面对如此竞争性强的考试,在被选择面前,不紧张或不焦虑,那是不可能的事。专家研究表明,考生在考前出现焦虑状态是正常的,没有焦虑反而不正常,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考生反思当下的学习状态,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的关键是,要帮助考生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避免长期一成不变的复习方式造成心理疲劳,产生倦怠情绪。既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杜绝焦虑,那么不如干脆接纳它,跟它为伴,与其同行。事实上,一旦接纳了,它就不会进一步被强化,至少不会因为焦虑而产生新的焦虑,只要焦虑不再成为困惑,那么它也就开始逐步被化解了。
考前生活纳入常态
羊城晚报:造成中高考前孩子心理状况剧烈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孙传华:原因是多方面的,考生本身心理素质不过关是其中一个因素,而部分家长单纯注重孩子考前复习,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也是导致孩子考前心理变化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简单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无关考试“痛庠”,或是怕耽误时间,即使发现孩子心理发生明显变化,也没有意识到或不愿对其进行引导和治疗,最终导致事态恶化。
羊城晚报:作为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孙传华:要打破固有的高考观念,重新认识高考的本质,修正学习目标,甚至重建生活信念。高考是重要的,但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重要的,高考之外还有意义。同时,将考前生活纳入常态,让考生生活在一个常态环境中,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让高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较紧张但仍然美好的那部分。
羊城晚报: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该怎么做?
孙传华:针对中高考前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个体治疗”,多鼓励孩子说些积极的内部和外部语言,如“自己能行”等,规避危害最大的消极语言,以增加孩子自信心。同时,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应调整自我心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减压,并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疏导孩子考前情绪,引导孩子进行科学复习,必要时可带孩子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2021-07-09 14:57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39
2021-07-08 14:27
2021-07-08 14:26
2021-07-08 14:25
2021-07-07 15:33
2021-07-07 15:32
2021-07-07 15:31
2021-07-07 15:08
2021-07-07 15:06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