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电脑培训 > 正文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2)

[作者:何木]
2011-05-05 14:40

    第三,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教师观念转变作引导。

    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要实现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观念转变作引导也很关键。我们的课时有限,教师为完成跨度大、容量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不可避免地加强了讲课的力度,因此很多教学往往是陷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从而降低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要求。这是我们的老师所不想看到的局面,但课堂教学中如果真的重新出现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其后果会是我们的教学即使有时很累,但效果也不显著,甚至很低。

 我们新时代追求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始终铭记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应做到课前透彻地研究所授课程的整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适时地给以激发引导,真正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教学评价机制转变作推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真正实现,还有赖于以新的、相应的评价机制作推动。

    传统评价的评价机制明显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在实施传统评价的具体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单一化、绝对化的弊端。如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专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课程方案优劣的主要标准,甚至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从而使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减少,最终使评价起不到促使学生更全面地发挥自主性的作用。

    我们站在新的教育潮流中,如何以一种新的理念、新的尺度去衡量学生,从而通过评价机制促使学生真正去发挥主体的作用呢?

    新时代的评价理念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发展。新的评价与传统评价最大的不同在于评价的内容应重视多样性,特别注意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评价最好的效果就是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实现面向明天的更好发展。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计算机的评价、考试分为基础知识掌握、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考察方式,与行为规范等考察相结合,让评价的内容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真正使评价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对于每一段课程的评价来说,给每位专任教师以更大比例的评价权限,这种作用会更明显些。

    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中,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性格、智力、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积极探索和不懈尝试的一个课题。不论我们面临的是怎样的学生,要推行主体性教育,就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创造良好、轻松、和谐的民主环境,尊重和信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客观、全面的评价去鼓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功。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