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女的小宝宝在出生时出现了黄疸,这让她心里很难受,遇到这种病,要好好护理,尤其是孩子的饮食问题。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赶走黄疸的美食推荐”,一起来看下吧!
首先来看下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苹果燕麦糊
食材:苹果半个、牛奶220毫升、燕麦60克。
步骤:
(1)将苹果洗干净,切成块。
(2)将苹果块、燕麦、牛奶一起放入搅拌机。
(3)打成糊。
(4)再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一下,中火1-2分钟即可。
推荐理由:苹果和麦片都是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是能增加人体肠道的良好益菌。苹果的纤维、果胶、抗氧化物等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两个苹果不容易得心脏病。
胡萝卜山药粥
食材:排骨适量、山药30克、胡萝卜30克、稀饭30克、姜适量、盐适量。
步骤:
(1)胡萝卜切块。
(2)排骨过水,去味去血水,烧好热水入生姜备用,放入已过水的排骨,加入食盐,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30分钟左右。
(3)加入山药,胡萝卜。
(4)炖煮15分钟。
(5)取山药胡萝卜捣烂。
(6)备好白米稀饭一小碗。加入稀饭,视情况加入些排骨汤,煮开。搅拌均匀即可。
推荐理由: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茵陈鲫鱼汤
食材:茵陈30克,鲫鱼300克,葱末5克,姜片5克。盐3克,料酒10克,植物油20克。
步骤: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茵陈,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上花纹,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3)炒锅加油烧热,将鲫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
(4)将茵陈汁倒入锅内,放入姜片,用中火煮约10分钟,加入盐,撒上葱花即成。
推荐理由:退黄疸、清湿热、健脾和胃。
西瓜
阳黄之人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冬瓜
能利尿、清热、解毒,适宜阳黄之人服食。可用鲜冬瓜,不限量,随意煨汤喝。
茭白
适宜湿热黄疸者服食,能解热毒、利二便。《本草拾遗》中早有记载:“茭白,去烦热,除目黄,利大小便。”可用鲜茭白30~60克,水煎服。
玉米须
无论是溶血性黄疽,或是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或是肝炎引起的黄疸,均颇适宜。每日用干玉米须60~100克,煎水代茶饮。
螺蛳
适宜湿热黄疸者食用,有清热、利水、退黄的效果。《本草汇言》中记载:“螺蛳,解酒热,消黄疸。”古方亦多用之,如《永类钤方》中有:“治黄疸、酒疸:小螺蛳养去泥土,日日煮饮汁。”《小山怪证方》亦云:“治黄疸吐血,病后其身目俱黄,吐血成盆,诸药不效:螺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宿,五更取清服二三次。”
蚬肉
能清热、利湿、解毒,适宜湿热黄疸之人服食。《日华子本草》中说过:“蚬肉,利小便,下热气,解酒毒目黄。”可用新鲜蚬肉煨汤喝。
蛤蜊
性寒,利水。《泉州本草》云:“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所以,用蛤蜊肉熬汤喝,适宜湿热黄疸之人。
泥鳅
民间有食用泥鳅炖豆腐来治疗黄疸湿热小便不利的经验。据医院的经验: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然后放入100℃干燥箱内烘干,取出研粉,每服10克,每日3次。用此法治疗32例肝细胞性黄疸,结果全部治愈。
鲤鱼
功能利水,适宜阳黄或阴黄者服食。早在《别录》中就有记载:“鲤鱼,主黄疸。”民间也多有用之。《吉林中草药》云:“治黄疸:大鲤鱼一条(去内脏,不去鳞),放火中煨熟,分次食用。”
梨子
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据《食物疗法》中介绍:“治黄疸病: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田螺
能清热、利水。《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利湿热,治黄疸。”其性大凉,故适宜湿热黄疽者服食。民间有用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捶碎田螺壳,取螺肉加入黄酒小半杯,拌和,再加清水炖熟,饮其汤,每日1次。
以上主要介绍了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推荐了许多美食,你了解了吗?接着一起来了解下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的话,除了食疗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赶走黄疸的美食推荐”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推荐阅读
2021-07-09 15:45
2021-07-09 15:44
2021-07-09 15:43
2021-07-09 15:42
2021-07-08 15:40
2021-07-08 15:40
2021-07-08 15:39
2021-07-08 15:38
2021-07-08 15:37
2021-07-06 14:24
2021-07-06 14:23
2021-07-06 14:22
2021-07-05 15:35
2021-07-05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