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口岸最初设计为日通关能力6万人次,现在实际流量已达10.4万人次,2030年估计将达到25万人次,深圳湾口岸须从实现24小时通关等方面积极应对。
设计日通关能力6万人次的深圳湾口岸现在实际流量已达10.4万人次,2030年估计将达25万人次,深圳湾口岸须从实现24小时通关等方面积极应对,保障这条深港交通大动脉的顺畅。省政协委员朱颖恒经过调研后对完善深圳湾口岸通关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深圳湾口岸严重超负荷运转
深圳湾口岸自2007年7月1日启用以来,随着两地人员来往日益密切,不但通关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深圳湾口岸的通关现状影响了两地优质资源的高效流动、经贸往来的畅通无阻、粤港和深港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朱颖恒认为。
“当前,深圳湾口岸的通关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向,主要症结表现在多个方面。”朱颖恒指出:一是通关数量已远超设计承受能力范围。深圳湾口岸开通以来,随着周边自贸片区及后海等片区的开发,过关人、车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口岸原有通关能力已明显不足。目前每日约有10.4万人次在深圳湾口岸通关,远超当初设计的6万人次的负荷。至2030年,估计深圳湾口岸跨境旅客日均流量将达25万人次。二是口岸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如,虽然口岸设有4个停车场,提供了约2000个车位,但经常爆满。三是周边交通连接安排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深圳地铁二号线的登良站和海月站离口岸很近,但实质距离均超过1.5公里,难为口岸提供高效的接驳服务。
延长通关时间优化口岸基础设施布局
朱颖恒建议,首先要适度延长通关和交通时间,最好实现 24 小时通关,同时,适当增加深圳湾口岸接驳公交数量,延长线路运行时间。尤其在上下班、周末、长假期间,要全面实施地铁、公交、的士等公共交通的24小时运行。其次,要优化口岸基础设施布局。利用广深港客运专线开行捷运化城际列车,推动港深西部快轨的功能调整和线位调整,优化一线口岸总体格局。第三,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深圳湾口岸新增1000多名跨境走读学童,在公众假期更有大批老人和小童在家人陪伴下通关,由此形成特殊人群的过关高峰。针对这一老一幼的特殊情况,建议进一步扩大义工服务队伍,借助互联网手段采集跨境学童预约制信息,提高采集效率和降低人工采集的误差,明确划定、规范老年和学童大巴接送区域,提供特殊人群通关精细化服务等。
朱颖恒
朱颖恒博士(Dr Wilson Chee)1974年4月26日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省台山市。其父亲是广东省政协常委、江门市政协常委、香港中央政策组委员、广州市荣誉市民、江门市荣誉市民、台山市荣誉市民、香港保良局朱正贤小学创办人朱正贤先生。其母亲是香港中国妇女会会长兼主席、香港保良局顾问兼主席朱梁小玲太平绅士。朱博士出生名门,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获得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理科学士、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直到现在,他仍然积极参与旧生会活动,在教育界宣扬中国政治理念。他先后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生活和投资,对国际社会和中国国情具有一定了解,被中国共产党领导誉为“最年青、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
2021-07-20 09:34
2021-07-20 09:18
2021-07-20 09:13
2021-07-20 08:55
2021-07-20 08:41
2021-07-20 08:35
2021-07-19 15:36
2021-07-19 09:27
2021-07-19 09:21
2021-07-19 09:09
2021-07-19 09:02
2021-07-19 08:51
2021-07-19 08:34
2021-07-16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