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为持卡人支招:不轻信、不回应、不泄露、不转账
元旦和春节临近,又到了刷卡消费的旺季,与此同时,各类银行卡诈骗活动也花样翻新,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和ATM等展开的欺诈活动考验着广大持卡人的智慧。针对上述现象,中国银联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持卡人,安全支付要从细节做起,做到既不泄露账户信息,也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
花招一:退税、退公共费用电话陷阱。
以政府机关、水电力公司、电信等单位名义,编造年底退还税款、水电费、电话费等理由,直接打电话或者通过录音电话,骗持卡人通过ATM转账,将钱转走。
案例:
某持卡人接到录音电话,语音提示有电力公司寄来的挂号信。持卡人打电话询问,一位“姜主任”接电话说,“电力公司”的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向用户多收取了电费528元。然后,以退电费为由,将持卡人骗到ATM处,按照其“指导”将钱转到骗子账户上。
花招二:中奖短信变种陷阱。
以中奖为由,骗取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户信息及密码,然后以网上银行转账方式盗取持卡人卡资金。
案例:
南昌市持卡人苏某接到一个通知中奖15万元的短信。苏某马上与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方称必须先提供了卡号、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密码,并要求中奖人在银行卡中存入3000元现金作为税款,才能汇奖金过来。苏某心想银行卡在自己手中,应该没有问题,便一一照办。当天下午,苏某到银行查账,发现卡内3000元已被人取走,方知受骗上当,遂即报警。经过警方调查,犯罪分子获得苏某卡号及密码后,通过网上转账方式将其卡上资金盗走。
花招三:网银转账陷阱。
编造各种借口,骗持卡人开立网上银行账户并存款,然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方式将持卡人银行卡资金盗走。
案例:
持卡人倪某接到一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自称是“南京市某银行咨询部工作人员”,告知他在南京一大型商场用信用卡透支消费近3万元。这位“工作人员”推荐倪某上网设置“联网报警系统”,在网上银行开设了两个新账户后,“指导”倪某将卡上119万余元资金转入新账户中。等倪某发现事情蹊跷后,119万余元存款已经通过网上银行转走。
防范诈骗有高招
有关专家分析,上述案例有以下特点:一是冒用公共事业单位或银行名义,直接打电话联系持卡人,使持卡人更容易产生信任感,而且编造退税、退还公共费用或中奖等借口,诱使持卡人上当;二是利用持卡人账户信息保护意识不强等弱点、套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然后利用网上银行转账功能,盗取银行卡资金;三是利用持卡人不熟悉网上银行业务,盲目信任“专业人员”的心理,哄骗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账户,并套取相关银行卡信息后,利用网上银行盗取卡内资金。
为了防范此类诈骗,中国银联提醒广大持卡人掌握“四不“防范技巧,保护银行卡资金安全:
一、不轻信。一般政府机关、银行或公共事业单位不会直接致电持卡人交谈涉及费用的问题,接到这样的电话,应不予轻信。
二、不回应。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
三、不泄露。注意保护身份资料、账户信息,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
四、不转账。为了确保银行卡资金安全,对陌生人“指导”进行ATM或网上银行转账要谨慎,谨防上当受骗。
2021-07-20 09:34
2021-07-20 09:18
2021-07-20 09:13
2021-07-20 08:55
2021-07-20 08:41
2021-07-20 08:35
2021-07-19 15:36
2021-07-19 09:27
2021-07-19 09:21
2021-07-19 09:09
2021-07-19 09:02
2021-07-19 08:51
2021-07-19 08:34
2021-07-16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