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范文 > 读后感 > 正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3)

[作者:chenjuan]
2018-06-18 09:12

第三篇范文:乌合之众读后感

今天,终于断断续续的将这本书读完了。虽然一直喜欢历史,对于其中一些人的行为多少不解,或者难以想象。当然读到本书很多章节的时候,我不禁兴奋的跳起,好多观点是如此的醍醐灌顶。令我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变化,也让我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历史。

一直以来难以回想红66卫兵时代的疯狂,甚至于敬仰拿破仑与希特勒。反思更多的事件。当然读过本书之后,我不再疑惑。对于那些称之为伟人的领袖,在我心中终于走下的神坛。

所谓群体,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要符合两点:1、个体的有意识个性的消失;2、个体感情和思想都有明确的转移。 当然这些跟构成的人群,地域没有关系,反倒跟民族的禀性、宗教、普遍的道德观和历史渊源有极大的关系。这些群体意识低下、野蛮、浮躁、保守、依靠形象来思考、容易受到暗示、没有道德跟责任感、甚至崇拜专制。即使有这么多缺点,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历史依然是由群体所创造,他们改变的人类的发展轨迹。但是却创造不了文明。

写到这里,我在想,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与普遍价值。那位智者能都看破这些,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当然,如果他能找到方向,肯定又像甘地一样的寂寞,没有人会理解。

联系到股票市场,众多的股民与机构构成一个群体。当然机构又可以为成小群体,当我们笑话机构犯错的时候,你要理解,一个群体,即使全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所做的决策,并不会比一群目不识丁的人的决定更英明,当然,前期是得知道股票是什么,哈哈。

那么在股民的这个异构化的群体中,他们的决策与行动容易受到名望人或者是所谓领袖的暗示,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也这是上涨和下跌时候的贪婪与恐惧的放大化。容易盲目相信,即使有些言论过后看来是如此的荒唐。前期看过社区的一篇文章,说一个人不看电视,不读报告,不听别人建议,仅仅依靠个人喜好来炒股反倒成功的例子。可见是他因为不接受消息从而跳出了群体思维的局限。

大多数的人赚不到钱,因为大多数股民都因为消息的发达形成了一个群体,思维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共性。所以在市场中,只有少数坚持已见,与大众相反的人反而能够赚到大钱,终于明白为什么小说里说操盘手工作期间要隔离的原因了。

如何跳出这个群体的思维模式,形成自己的体系与方法,做决断的时候不受其他影响,自己及时总体。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很久不写东西,读这本书时间跨度也长,总结不不够深刻。望大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