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范文 > 读后感 > 正文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范文(2)

[作者:nana]
2013-10-22 14:25

妇女的智慧

张宇尘

莎士比亚崇尚的人文主义追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幸福,特别是要求发扬人的个性。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而莎翁却在戏剧中塑造了一个比男性更智慧机敏、更勇敢果断,并且美丽善良的妇女形象。

她就是鲍西娅。

她为了帮助丈夫挽回挚友的生命,扮成法官。当一群大男人正在对夏洛克做些无用功时,她挺身而出,圈套设得毫无破绽,引夏洛克入局并拍手夸赞“但尼尔”,就在刀锋将要划破安东尼奥的胸膛之时,就在人们为安东尼奥不幸的下场而摇头落泪之刻,就在巴萨尼奥紧握安东尼奥的手泪流满面之时,她大喝一声“等一下”,将所有人都惊醒,她从契约中找出破绽,瞬间将局势挽回。当敌人苦苦求饶之时,她紧逼一步,不仅挽回了朋友的生命,更是促成了罗兰佐与杰西卡的婚事,可谓一箭双雕!后来与自己的丈夫调侃,索要那枚戒指,之后的做戏,虽将丈夫吓了一大跳,但为戏剧的结尾添了一分光彩,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更深了一层。

就像《穆桂英》中所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男人解决不了的事情最终还是被女子解决了。这不仅体现出鲍西娅智慧过人,从戏剧中,我们更可以看出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与女子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女子不再是呆在家里只会做饭缝衣、依赖丈夫的人了,在那个时代,人们非常崇尚莎士比亚的戏剧,鲍西娅这个角色大受人们欢迎,是许多女子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也似涛涛江水般滚滚而来,让人们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深入人们的心底,创造幸福的社会。

高利贷犹太商人夏洛克

杨思琦

夏洛克是全局的主要人物。他挑起了“割下一磅肉”的事端,但过于被仇恨冲昏头脑得理不饶人最终被鲍西亚套进“不可流一滴血”的圈套。开始有多威风,结尾就有多狼狈。

他是一个集“贪欲(财)、仇恨(种族歧视)、心狠手辣(磨刀嚯嚯向尼奥)的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犹太人的偏见,社会地位极低的现状,他的恨是有合理、正当的来源的。

他忍受孤独戚寞,当女儿与人私奔,庭上独自陈述,下庭时被人摘掉帽子、吐口水、陈述时被人“NO”下去。他都是独自一人站在基督教的法庭上做唯一的“反方”,他陈述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智慧、理由,不是无赖,只是他的要求过于苛刻,使人无法接受。他对“奴隶制”的陈述讲出了大多人的真实生活,可他们毫不自责,夏洛克深受这种歧视的摧残,他代表了被资产阶级压迫的人民。他是不平等社会的社会残渣、代价。

他的犹太教的信仰反映了他的内心的善良远比表面的凶残真实。当安东尼奥依法令他信基督教时,他控制不住地哽咽,伏身以脸贴地,将十字架紧紧地握在胸前,“一切悲伤都没有眼泪”巨大的悲痛感咽食了他,也传染了在场的人,在场人并不同情他,他离场时也补了补少给他的一顿口水。他步履蹒跚,悲伤压垮了他的身体。与安东尼奥相对的是主教,他说“信仰不同你不必向我施礼”,这显出安东尼奥的不成熟与年轻幼稚。资产阶级对犹太人的过多、过分的压迫。夏洛克在改变信仰之时显出的痛苦明显比夺去财产显出的痛苦深。财富是夏洛克的生命,而信仰则是隐藏更深的生命之源——灵魂。

夏洛克的灵魂在被社会一点点地侵蚀。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的区分来自于“对比”。资产阶级的贵族有多少“特权”,夏洛克们就需为特权“付出多大代价(并且成果是给予贵族们的),人生来本是平等的,高低贵贱仅是对“身外之物”而言,无论是否是“犹太人”纯净的灵魂都是同样高尚的。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