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至1936年,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一种一往无前的气概,完成了一次前无古人的万里远征;1937年至1945年,伟大的中国军民以一次血荐轩辕的决绝,谱写了一曲坚贞不屈的抗日凯歌;两段首尾相连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和饱受屈辱的历史,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和走向。
1939年4月13日,一首《黄河大合唱》于简陋的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从此“咆哮的黄河”化身为 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迅速传遍大江南北;1965年8月1日,伴随着“红军不怕远征难”那气势磅礴的诗句,一曲《长征组歌》开始家喻户晓;这两大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套曲数十年间成为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纽带,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长征组歌创演梗概:
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国家和军队最具代表性与民族性的红色经典。它以深刻凝练的词汇,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格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人类历史上奇迹般的伟大壮举。成为传承长征精神,激励后人的“舞台教科书”。全曲恢弘激荡,气势磅礴,演出场面生动感人,深受中央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推崇。1993年《长征组歌》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授予“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被誉为新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和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长征组歌》以排名第一,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专业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称号。
《长征组歌》始创于1964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以对革命先烈深切怀念,满怀深情,亲笔创作了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肖华将军身染重病,但他以顽强的毅力执笔耕耘,精心创作,百易其稿。全诗虽然只有120句共680个字,但却高度概括,真实生动地歌颂的伟大的长征壮举。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受命经过长达近一年艰辛创作,于1965年8月1日,在北京民族宫礼堂举行首演获得圆满成功,举国轰动。当年,在全国各地巡演50多场,创造了观众高达10万人的演出记录。1976年,根据中央和军委领导的指示,《长征组歌》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2002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演出逾千场的纪念演出活动,盛况空前,广受关注,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长征组歌》是在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将军“百岁挂帅”,亲自主持了创作排练工作。主创人员怀着对党和军队的无比崇敬之情,历时数月沿红军长征路体验生活,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艺术再现和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辉煌历史。《长征组歌》的影响穿越时空,飞扬世界,1966年,周恩来总理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亲点《长征组歌》随团演出。此后,又专门指派《长征组歌》赴苏联、日本等国访问演出达60余场,成为我国最早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大型优秀音乐作品。
《长征组歌》的创作演出,汇聚了各个时期众多卓有成就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实为罕见。该作品由著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联袂创作,著名指挥家唐江执棒指挥达30余年,马玉涛、马国光、贾世俊、耿莲凤等著名歌唱家都曾在该剧担任主唱。如今战友文工团团长、著名歌唱家刘斌率于乃久、张大伟、宗晓琳、康曦、胡江丽等后起之秀领衔主唱,著名青年指挥家蒋燮斌担任指挥,使《长征组歌》纯粹的原创品质和本体精华,在一代代“战友人”的传承演绎下得到保持和发扬。
2021-07-20 11:28
2021-07-20 10:52
2021-07-20 10:47
2021-07-20 10:43
2021-07-20 10:31
2021-07-20 10:25
2021-07-20 10:17
2021-07-20 10:08
2021-07-20 09:57
2021-07-19 16:58
2021-07-19 16:02
2021-07-19 14:38
2021-07-19 10:41
2021-07-19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