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休闲娱乐 > 电影大片 > 正文

电影国王的演讲影评和简介信息(2)

[作者:qjswc]
2012-02-22 12:03

国王的演讲影评3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自然会想到首相丘吉尔;实际上,当时英国的“最高领导人”,是影片的主人公,曾经的约克公爵,后来的乔治六世,家人昵称他为Bertie。对于Bertie来说,一面是口吃成疾的尴尬,一面是公共演讲的压力;一面是千秋万载的王国,一面是风流倜傥的兄长,这是怎样的囧境啊!他没什么大缺点,就是口吃比较严重,脾气比较暴躁,抽烟比较厉害,性格比较自卑,在父兄面前略显懦弱。如果生在寻常百姓家,没有问题。但是,王室血脉,公侯将相,又被历史推到了前台,这里面就好多事了。
      不是我腹黑,从影片来看,Bertie未必没有“登基当王”的想法。作为第二继承人,他多次展现出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责任感,外加父亲乔治五世某次暗示,都能证明这点。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吃并不严重,也不是先天性的,至少不会影响正常交流,晚上还能给女儿们讲个睡前故事;但在和父王、兄长、大臣的对话中,以及每次的公开演讲中,他的口吃几乎是几何倍数地放大。看来,口吃不是病,心病是关键。
      影片围绕着Bertie和Lionel的相遇、相识和相知,开篇是治疗顽症的医学故事,中间是王公平民的童话故事,结局是超越自我的励志故事。但从全片角度看,本质上是通向王座之路的历史传奇故事。英国国王尽管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但身兼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圣公会)世俗领袖等多种身份,具有道德、宗教、政治、军事等多重意义。当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放弃王位,Bertie “意外”登基。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口吃顽症,而是欧洲革命后各国王室的逐渐示微,是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是纳粹上台风雨欲来的国际形势,更是如何成为国王、如何树立权威、如何得到人民信任肯定的身份危机。此时此刻,王权,只能来源于,也必须来源于韦伯所说的“超凡魅力型权威”(或称“卡里斯玛型权威”);国王的形象、举止、休养、气质、魅力非常重要,国王的才能、勇敢、毅力和信心更是必备条件。正如开篇所言,国王不能是弱者凡胎,国王必须是英雄王者。
      谁来拯救国王? Lionel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学疗法,Bertie则努力像个普通平民一样接受治疗; Lionel始终坚持称呼这位公爵为Bertie,Bertie也接受了阅读诗句、地上打滚乃至辱骂脏话的治疗方式。Lionel治疗的不是口吃,而是心态;接受治疗的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王公贵族,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摸索的灵魂。在一次次治疗中,Bertie从自卑、懦弱、暴躁的心理环境中走出来,直面压力、挑战和局势变换,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信念和作用,逐渐培育起坚强勇敢、敢于承担、恪尽职守等王者气质,逐渐在各方面树立起属于自己的权威。在欧洲大陆战火再燃的时刻,当乔治六世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了圣诞讲话,昂首走出播音室,走向阳台接受人民的欢呼,这便是超凡魅力型权威的作用使然,这便是Bertie真正成为乔治六世的时刻。此时,就算乔治六世称其为“我的朋友”,王后亲密地直呼其名,Lionel的回应只是淡淡的一句“谢谢,陛下”,然后躬身而退。正如露伊在BLOG中提到的:Lionel实际上是“君之师”,引领着一名“凡人”成为了“君王”。
      如果让我为这部电影取个名字,我想是:一个国王的诞生。

国王的演讲影评4

评价《国王的演讲》用一个字也许就够了——“好”!典型英国历史剧情片的优雅与严谨,典型的导演汤姆·霍伯的水准之作,典型的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海伦娜·邦汉·卡特的精湛演技,真的还需要多更多的溢美之词吗?以今年奥斯卡的形势来看,科林·费斯的影帝十拿九稳,另两位在最佳男女配角方面虽然不是头号种子选手,但二号种子的地位保留了一定的胜算。非要鸡蛋里头挑骨头的话,我只能说本片的好得没有惊喜感,可以成为一时话题,但恐怕难以永久被人记起。

《国王的演讲》的题材和主创班底在开拍前就已经注定这会是一部成功之作。关于英国皇室严肃题材影视剧,往往能收获良好口碑、获得各种奖项的青睐,从《伊丽莎白》到《女王》皆是如此,即便口碑稍差的《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也能在奥斯卡上捞个最佳服装设计奖撑撑门面。而《国王的演讲》凭借本身精良的水准,再接上人们心中对《女王》未散的好印象,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上成为大热门《社交网络》最有力的竞争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