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圣诞玫瑰》好看吗?来看看关于《圣诞玫瑰》影评介绍:
杨采妮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是一部引人思考的电影,在制作规模限制之下,将题材发挥得如此出色,体现出了杨采妮对于导演工作的责任感。张弛有度的法庭戏,“逆序回忆形式”的叙事策略和结构,使得影片有力量且严谨。演员表演调度与剪辑事先也做出的充分的思考,整体呈现出娴熟干练的视听语言,这一切都处理妥当才能营造出出电影里的冷峻与压抑的情绪气氛。同时,偶然也闪现亮眼的剪辑思维与视听方案,例如郭富城的在游泳池中沉思的片段,或是在法庭上人物关注壁画的镜头,都让人瞬间感觉到情感的波动与恍惚。
人物命运曲 法庭小社会
一桩悬案,原告与被告双方各执一词,也有没有目击证人,于是,才必须秉承司法公正展开双方激辩。有一个细节值得的关注的是,《圣诞玫瑰》影片中所展示的法庭审讯现场并没有表现“陪审团”这一设计,如果有心查找一下香港的法庭审讯资料,便可以发现,一般可能处罚七年以上刑期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起诉法庭审讯现场才会涉及“陪审团”的征召。电影里并不是那类惊天大案,案情本身也不算特别复杂。《圣诞玫瑰》选择一桩非礼案作为故事的主核,主要选择了原告李静、被告周文暄、检控官陈志天、辩护律师薛肇文的四个人物铺展人物关系,另外,最为主要展示的是检控官陈志天的人物困境与命运,通过一个主持公道,坚持正义,对自己近乎严苛的法律斗士陈志天,来展示这个电影引导观众思考的方向,这个方向较为开放性,比如陈志天的对白里说的那样:“法律不仅仅是判谁对谁错,法律是用来保护人的……”,同时也是因为这句话,让陈志天陷入了被情感绑架的道德困境里,似乎在法律的世界里,没有两全其美,只有权衡利弊,通过薛肇文对于陈志天的犀利之言:“你最可悲的还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而是根本你就是入错行。”陈志天是一个对父亲又爱又恨的儿子,对于法律持有绝对信仰的人,对于正义与良知过分执着的人,非常幸运的是,他的困境与爱恨,都在电影中的结尾处找到了出口。电影的关注点更多在人,而非诡秘的案情。
很多人会觉得,咦,导演想说的是不是太多了,把陈志天的父亲,未婚妻都扯出来了,跟案情有关系吗?对于我来说恰好些设计都让人物更加鲜活,原来,每个人之所以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都与整体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有多少股力量牵扯人物,人物都要拿出多少心力不让自己失衡,我因此而特别关注这个人物的命运。
通过庭审的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导演设计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反复描述、验证、辩论的“性侵犯”案件中,好像总是再不断提醒我们就是法律审讯的意义在于哪里?是法不容情,歼灭一切罪恶。还是说这只是程序,是人设计的程序便总会有漏洞,只要熟谙此道,懂得游戏规则,则为了操纵其中,成为法律之王,还是法律用来保护人不再受到伤害。影片中,李静问陈志天:“如果官司我赢了,那么我会怎么样?”陈志天回答:“回到以前的生活呀……”在法庭激辩交锋与揣摩旁听的言辞与眼色中浓缩了一个社会百态,从一桩悬案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杨采妮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体现出她的睿智与勇敢。
逆序回忆形式 黑色电影变形
电影一开始便剑拔弩张地展示出了原告与被告的对峙关系,以及社会舆论的倾向,然后再通过庭审的程序来一步步追叙到案件的发生,牵出双方的隐私,乃至于挖出了案中案。这不仅让人联想到了此结构中最出色的范例《罗生门》与《平民窟的百万富翁》,而《圣诞玫瑰》巧妙地运用了此结构,将案件的症结逐步解开,而人性面对的复杂与黑暗也随之增加。《圣诞玫瑰》另外让我惊讶的一点是,对于黑色电影的变形。首先,对于一部黑色电影来说,明显的特征是罪犯并非不法之徒,犯罪者受到犯罪诱惑而冲动犯罪,后来被诱导犯罪者抛弃或是由于自身的负罪感无法承受而最终走向灭亡或自首等,这类的例子是《双重赔偿》,《邮差总按两次铃》,还有一种特征是因为内心失衡而犯罪的,带出社会或时代悲剧的叹息的犯罪情节,这类的例子是《日落大道》。而《圣诞玫瑰》处在一个黑色电影的边缘地带,视乎没有旗帜鲜明地运用视听语言来强化这个独特类型,但是如同当代黑色风格的电影《记忆碎片》,或是《七宗罪》一样,将人物放置在不同程度的案件当中,推理断案是表面的逻辑,而在电影中不断拷问人物的人性,道德等困境的时候发出了嘶喊出更沉重的声音。
2021-07-20 11:28
2021-07-20 10:52
2021-07-20 10:47
2021-07-20 10:43
2021-07-20 10:31
2021-07-20 14:12
2021-07-20 10:17
2021-07-20 10:08
2021-07-20 09:57
2021-07-19 16:58
2021-07-19 16:02
2021-07-19 14:38
2021-07-19 10:41
2021-07-19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