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升三级:
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演绎巨变
“10多年前的宝安,几乎没有像样的文化设施。区文化艺术馆还未建成,全区只有一个刚刚翻修好的影剧院,区里仅有一个图书馆,藏书很少;镇一级更谈不上文化设施。大批青工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都聚在路灯下看书或打牌……”
在宝安文化系统工作已整整15个年头的区文化局副局长佟建华,可谓是近10多年来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在与记者聊起前些年宝安文化事业的家底时,话语中充满感慨。他坦言,文化设施薄弱、文化活动匮乏,这就是十多年前宝安文化事业的真实写照。
针对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和缺失,伴随着宝安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踏步迈进,宝安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舍得投入,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短短十多年来,宝安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平台网络建设方面一路迅跑,全区文化生活、设施的面貌开始快速发生巨变,展现新貌。
1997年,为使文化基础设施遍布宝安各个城乡,宝安区首先启动“百村书库”工程。宝安当时共有100多个村,通过在全区建立一个总的“公共书库”,以书库中调拨一部分到每个村图书馆的方式,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宝安区终于实现了每村都有一个图书馆的新面貌。
2001年,区委、区政府以评“文化先进镇”为抓手,再次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全方位提高全区的文化事业发展。这一举措是综合性的,既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文化人才的引进。通过几年的努力,区、镇两级的影剧院、艺术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开始在宝安聚集。宝安文化事业建设,开始迈出关键步伐。
2006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决定再次全面升级区和街道一级的文化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街道文化艺术中心方面,计划在全区9个街道各建一座文化艺术中心。各个中心建设规模约2.5万平方米,包含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和影剧院功能,分别投资约1亿元。而区一级规划投资的文化设施,则主要包括中心区图书馆、宝安大剧院、青少年中心、文化艺术馆、新图书馆。这几大文化基础项目主要聚集在宝安中心区,总投资接近20亿元。
“正在规划建设的这些基础项目建成后,全区文化基础、配套设施将跃上一个新台阶。宝安区数百万外来工和城市居民,在学习、休闲、文化娱乐等场所和平台提供方面,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据悉,目前,宝安区这些高规格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心区图书馆等五大项目正随宝安中心城的建设快速推进,石岩街道的项目已经封顶,龙华街道项目即将动工。其他各个街道的项目,设计、招标也已完成,近期将移交规划图纸开工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众多品牌群众文化活动频频涌现
在大力建设、完善文化设施的同时,近年来,宝安区还利用各类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使辖区内包括外来工在内的数百万民众共享先进文化发展成果。在广泛开展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少优势项目还成功打造成了宝安的品牌文化活动。
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把全区广泛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纳入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街道一广场”、“一社区一公园”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街道中心文化广场的功效,挖掘和发挥各公园内休闲、娱乐小广场的作用。目前,文化广场不仅成为常年“不落幕的文化舞台”,也成为全区和谐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平台,深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2009年,区群众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作为全国劳务工最为密集的城区之一,深圳外来工聚集最多的区域,宝安区始终把外来青工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自2004年宝安成功举办首届外来青工文化节以来,2005年,市委宣传部决定将全市外来青工文化节作为一个常设性的文化活动,承办权落户宝安。每年举办一届,每次一个月。迄今,宝安区已成功承办了六届,每届文化节都安排有10项全市性文化活动,加上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各工厂安排的文化活动达1000多场次,受益和参与的劳务工达100万人次。这一活动继2006年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文化盛事”和“深圳市最受市民喜爱的十大文化品牌”后,2007年又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服务奖。目前,该节日已成为深圳市一个标志性的文化节庆。
区文化局每年还举办百场送戏下乡、千场电影进社区工厂和周末广场音乐会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09年,区文化局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艺性活动。在真正完成百场送戏下乡、千场电影进社区工厂等工作外,全年共举办展览、讲座、文艺演出等近300场次。
为切实推进宝安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宝安城市文化形象,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宝安区近年来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外文化活动交流活动。其中,2006年区群众文化馆艺术团赴欧洲四国开展慰问华人华侨演出活动,宝安画院应邀在美国举办宝安书画精品展等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受到广泛好评。2009年,宝安福永怀德醒狮队受文化部委派,参加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一度引起轰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在拓宽了本土艺术家视野的同时,还空前提升了深圳宝安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打工文学:
宝安崛起深圳亮丽“文化名片”
8月29日的《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宣告推出第105期。《打工文学周刊》定期、连续大篇幅推出,背后折射出包括“打工文学”、“福永杂技”、观澜版画原创基地、沙井魔术、F518艺术家工作室等一大批宝安原创文化品牌建设的繁荣和崛起。
宝安是孕育深圳独特文化的一方肥沃土壤。近年来,伴随宝安成为产业和经济大区,宝安区逐步将提升“文化软实力”,列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强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力促宝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便为宝安文化强区建设开设新局面。近几年来,宝安文化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文化艺术社团精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而这其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当属打工文学的兴起和打工作家群体的聚集。
成千上万来宝安寻梦的年轻外来工,在工作之余,用笔端记录下了这一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与理想追求。打工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分支和流派,策源地和大本营,就在宝安。
1984年,《特区文学》刊发的深圳打工者林坚的短篇小说《深夜,海边有一个人》,打响了全国打工文学的“第一炮”。上世纪90年代后,打工文学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批又一批的打工作家和诗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报告文学集《青春寻梦》,安子的《青春驿站》,林坚、张伟明的《青春之旅》等作品在外来工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尽情抒发着这一群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进入21世纪,宝安区委、区政府对打工作家和打工文学长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和热心扶持,使宝安成为打工文学发展最合适的土壤。为打工作家设立的全国打工文学论坛、扶持“打工文学基地”的建设和2008年专门出台的加强和改善劳务工工作的“1+22”系列政策为打工作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渠道和写作环境。深圳打工文学出现了王十月、戴斌、郭建勋、谢湘南等新一代打工作家和诗人。《酒楼打工妹日记》、《正月,开出故乡的车辆》等新时期作品已经走出了打工文学初创时期的青涩,日臻成熟,无数人读之深受感动、潸然泪下。打工文学作品已经成为无数打工者的“心灵鸡汤”。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宝安一个区,就产生了近300人的打工作家群,其中有近80人经常在省级及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这种独特的“打工文学现象”还引起了中国文艺界的持续关注。2005年,共青团中央设立了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鲲鹏文学奖”,打工文学正式进入主流视野。经历20多年的发展,打工文学已成为深圳文化品牌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2024-07-17 13:17
2024-07-17 11:16
2024-07-17 10:34
2024-07-17 10:17
2024-07-17 09:39
2024-07-16 16:14
2024-07-16 16:10
2024-07-16 16:04
2024-07-16 15:59
2024-07-16 14:25
2024-07-16 09:23
2024-07-16 08:56
2024-07-15 14:14
2024-07-15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