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圳结婚 > 婚姻贴士 > 正文

同样是结婚,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作者:唐仰]
2011-05-16 10:08

       央行最近对全国50个城市的储户调查表明,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仅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十年来新低。5月5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引用了这一数据,分析称,老百姓不花钱,说到底是“缺少花钱的底气,不敢花、没得花”。

  刚说完“不敢花”,“敢花”的主就冒出来了。5月8日,媒体爆出了上海鲍姓家人“五一”期间赴港两天血拼百万元的新闻。“在金融界供职”的鲍先生,一家人赴港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为儿子准备10月的婚礼。一行人频繁在香港高档商场内“血拼”,购物开销总额高达100万元人民币。

  也同样是为结婚。5月7日,武汉一老板在香格里拉饭店摆下200桌酒席,大宴宾客。对此,有网友感慨,“我还在为在湖锦或在太子举办15桌婚宴发愁,你们已在香格里拉举办200桌了。都是婚礼,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咧?”(《楚天金报》5月9日报道)

  都是结婚,差距就是这么大。有网民受不了刺激,要人肉上海鲍先生的身份。公允地说,此举实有偏颇: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富裕人士大把花钱,就怀疑钱的来路。虽然如此追逐名牌有恶俗之嫌,但那是品位上的事。对于鲍先生财富获得的正当性,笔者持善意的想象。设想如果是腐败分子,谁会愚蠢到如此高调挥霍?

  30年改革开放,民间财富积累海斗海量。需要正视的是,社会上一些人对排场的追求,已成为一股挥之不去的浊浪。原本,这两场婚礼是否有浪费,犯不着由看客操心,毕竟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忽视上述两件个案在读者中引发的如潮批评:奢侈不得人心,少数人带着炫耀的奢侈,会刺痛大众的神经。

  上述两笔与结婚有关的消费,自应划归“14.2%的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之列。值得警惕的地方在于:当85.8%的人“不敢花钱”而去储蓄的时候,敢花钱的少数人,却是如此高调。

  这种炫耀与张扬令人担忧。上海的鲍先生在购物尽兴之后说,“100万没什么,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豪言”在耳,却不知刺痛多少人的心。道理很简单。因为鲍先生等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如说是不良文化在经济行为中的表现。他的“炫富豪言”,除了助长社会浮嚣、奢华风气外,对社会财富的积累并无益处,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更加格格不入。从社会学而言,一个人富了,其个人的角色也就应该有所调整,他不仅是社会财富的获得者,更应成为社会财富的看守者。一方面要让手中的财富起到最大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财富。这也正是公众期待富人们多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的原因。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