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是中式的结婚典礼仪式流程策划:
一.迎亲
顾名思义,迎亲是由新郎迎接新娘,在这里,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方家,女方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宴,这个礼俗叫“点宴”,是古婚中比较重要的仪式。我们现在所沿用的花轿始于宋代,在迎亲的队伍中,也包括了鼓吹的乐队。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迎亲队伍中有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釡铖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帔。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一系列仪俗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女家得到娶亲队伍到来的信息,则将院门禁闭,这叫拦门。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娶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喧,娶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点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有些吉庆的意思。
女方离别之时,可能哭哭啼啼上轿,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的越响,婆家越有财。有些地区,娶亲的轿子离开以后,娘家人要泼一盆水,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避邪。
二.拜堂
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的柔顺些。
旧时,新娘进门后,要撒些谷,豆,草等,用意是避邪——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 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现代新娘下轿(车)撒花红纸屑,或许就是由此而来。
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落轿之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朝花轿射箭三次,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也是避邪的意思。
新娘从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底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寓意着传宗接代。
下轿之后,一些地区有跨马鞍仪俗,一对新人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寓意着祝福新郎新娘平平安安。
接下来,就进入了婚典的核心环节,那就是拜堂,又称“拜天地”,在唐代即已比较流行。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再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时,男在左,女在右。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客。新郎新娘红线相牵步入洞房。
三.进洞房
新郎新娘入洞房后,仪俗也是一系列的。
首先是做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迎压倒女人一头。
撒帐,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后,把喜糖等撒向新娘怀里,撒向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男孩女孩)”。
古代婚礼有同牢合卺的仪俗。“同牢”指新人入洞房后一起吃一生,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后来的团圆饭和同牢仪俗基本相同。“合卺”,又称“交杯酒”,“和欢酒”,“合婚酒”,两个酒杯斟满酒,新郎新娘各取一杯,手臂交错同时饮进杯中酒。寓意夫妻二人喝过这酒后,就表示男女完婚,又祝福新人和美的意义。方式是用红绳系住两只杯子的杯柄,夫妇一起举杯饮酒,有的是同时喝掉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
与同牢,合卺同样表示成婚的还有“结发”(称合髻),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 下,后来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缕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作信物的。
“闹洞房”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经十分流行。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它意义,比如把洞房闹的热闹红火,驱除冷清之感,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称“暖房”;旧时男女结合多经人介绍,彼此并不熟知,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拘谨。
在现代的中式婚礼里,喝交杯酒和闹洞房的仪俗基本保留了下来,但都挪到了婚礼仪式当中,比如婚礼游戏就是闹洞房习俗的沿袭与演变。
2020-12-07 15:02
2020-12-07 14:55
2020-12-07 14:43
2020-07-09 10:23
2020-07-08 10:17
2020-06-30 13:45
2020-06-29 16:53
2020-06-29 16:49
2020-06-29 10:58
2020-06-23 16:52
2020-06-16 11:19
2020-06-03 13:37
2020-06-03 13:33
2020-05-28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