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佛教寺院里,其渲染宗教气氛的重点大都是集中在一些佛的金身塑像,慈眉善目,硕大无比,让人感受佛的伟力和庄严;而在包括俄罗斯东正教在内的各种教堂里,我感觉各类塑像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却是由塑像、柱饰、地面图案以及天顶和墙上那些色彩艳丽的大幅壁画所整体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我在这里切实感觉到这种氛围弥散在教堂整个空间,包括每个角落,甚至于每一个身临其境人的心里,而这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圣依萨克大教堂屋顶的列柱区是观赏圣彼德堡整个风貌的绝佳处,可是非常不巧,由于为了庆祝圣彼德堡市成立300周年(1703——2003),包括教堂要内的一些著名建筑都要进行全面整修,屋顶的列柱区暂不对外开发,所以只好“望顶兴叹”。我们有些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堂的南门,门外是圣依萨广场,广场正中是一尊青铜雕塑,一位威武的骑士像迎面而立,只见他头戴鹰冠,手勒马缰,威武而坚毅。谢妮娅告诉我们这是由雕塑家彼德-克洛特所设计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塑像,在塑像下的基座上有四个雕像,分别代表着信念、睿智、力量和平等。有趣的是据说这四个雕像的面貌形象与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极为相似,看来这位雕塑家彼德-克洛特深谙溜须之道。在尼古拉一世雕塑的后面,是圣彼德堡最宽的一座桥——蓝桥。蓝桥横跨莫依卡河,桥长约90多米,宽达40米左右,整个桥面和圣依萨广场连为一体。临桥是一幢造型优美,有柱廊、雕饰等饰物装帧的浅色建筑。
穿过广场,向右开过一座桥,再向右弯,来到了一座小木桥边停下,悠利娅告诉大家:彼得保罗城堡(兔子岛)到了,原来一桥正在维修,车子不能开过去,大家要从这个木桥步行进入城堡。于是统统下车,信步过桥通过进入城堡。兔子岛位于涅瓦河中,北面与彼得岛相隔于克朗维尔克水道,西与瓦西里岛的东端灯塔相对,南与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新埃尔米塔日宫、埃尔米塔日剧院、大埃尔米塔日宫、小埃尔米塔日宫、冬宫)相望。由于地处十分独立,所以被彼德大帝选定为兴建要塞的理想之地。要塞的大门被称为“彼德门”,上面有雕塑、浮雕和帝俄的“双头鹰”国徽。最初要塞是由木材建造的,到了1706年——1740年,改用石材修建。整个城堡的城墙高约十数米,内面均为房屋,里面用做驻兵之用。城堡的外形总体呈六边形,而六个角又扩展为带尖角的“A”形,没有死角,看来在当时真是一座易守难攻“堡垒”。我们沿着甬道前行,走到一座彼德大帝的雕塑前。这座雕塑有些特殊,只见彼德坐在一把椅子上,双手平放,整个人的比例好象有些不大协调,四肢修长,特别是一双手纤细得象女人,但头部却很小。悠利娅介绍说:这是俄罗斯现代一位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名字我忘了,好象此人现在居住在英国。他的这尊雕塑寓意彼德大帝的改革是不成功的,虽然彼德大帝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不过他的思想过于简单(脑袋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只见两位身材柔美身着俄罗斯贵妇裙装的PLMM走了过来,其中一位MM主动拉着A君做了个华尔兹的舞蹈动作,示意大家拍照。于是大家兴趣昂然,纷纷和MM合影留念,当然一次要付30卢布。城堡内的建筑不多,最著名的是建于1732年的彼得保罗教堂,从彼得大帝开始这里就成为俄罗斯皇家宗祠,用于安葬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教堂里就陈列着彼得大帝等沙皇的银棺,后来在教堂边又加盖了一座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寺院,用于安葬皇室公爵,所以有人把彼得保罗城堡称为“唯一能够陈述圣彼德堡完整历史的地方”。
晚上听音乐会,此时语言的描写是那么苍白,我无力描写俄罗斯音乐的震撼力。真的,那是天堂才能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