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国轰炸莫斯科时,莫斯科市民在地铁马雅科夫斯卡亚车站躲避。这一年共有207名新生儿在地铁站内出生。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内前苏联时期的艺术作品
在当时苏联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远大于私人空间。因此当时的苏联人可能15到20人合用一间公寓,上下班却在富丽堂皇如宫殿般的地铁里旅行。莫斯科地铁站每个都有主题,共青团广场地铁站拱顶上描绘着前苏联青年战斗、劳动和生活的马赛克镶嵌画;阿尔巴特站装饰高贵典雅,充满皇家风格的吊灯令乘客恍若进入宫殿;马雅可夫斯基站则是这位大诗人的纪念厅,地面铺着米色大理石,中间一条紫红大理石通道纵贯候车厅,就像长长的红地毯,直抵候车厅尽头诗人的半身像。
莫斯科地铁还以深不见底闻名,《巴尔的摩太阳报》驻莫斯科的通讯员道格拉斯·伯奇曾说,乘坐莫斯科地铁就像:“乘坐自动扶梯到地狱去旅行。”因此二战时期,只要拉响“空袭警报”,老百姓就会奔向最近的地铁,在深入地下近百米的地铁里躲避空袭。
在战时的莫斯科,地铁可以看作是设备齐全的“防空别墅”,车站里设立了图书馆、甚至还放映电影,布置展览,组织乐队演出。政府为儿童开设了绘画课、模型制作课以及缝纫课,还配备了急救点和医务人员。据统计,空袭期间有两百多个婴儿出生在地铁里。从那时的照片可以看到,站台上摆满简易床,大家躺在床上或闲聊或说笑,秩序井然。
2024-05-17 16:05
2024-05-17 15:56
2024-05-17 15:51
2024-05-17 15:45
2024-05-17 15:39
2024-05-17 15:33
2024-05-17 15:22
2024-05-17 15:18
2024-05-13 15:54
2024-05-13 15:47
2024-05-13 15:46
2024-05-13 15:15
2024-04-29 16:13
2024-04-29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