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应届大学毕业生背后的五大心理困境(2)

[作者:cirij]
2010-05-09 15:15

  困境三:就业目标模糊。目前,由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职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力”,导致“毕业生不知何处找工作”,表现为或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或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或职业目标长时间没有确定。

  困境四:自我认知偏差。由于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体意识的特殊性,大学生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有些学生往往自我估价过高,总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的场所,尽早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而现实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于是,缺乏自信,怨天尤人,不善于竞争等现象,就会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

  困境五:心理封闭。有些学生在找工作时疲于奔命却总是不尽人意,经历了一次次的打击却仍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后,他们就产生自我怀疑和恐惧社会,甚至出现多疑、孤僻、自卑等症状。

  高校心理辅导有待加强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对学生本人不利,对其家庭,对社会,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面对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一些工作无着落的大学生出现焦虑、迷茫、失落等症状,觉得前途灰暗,心理压力较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凸显出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不足。

  “今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总数在2400万人左右,而新增的就业岗位预计仅有1200万,城镇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不如意。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一掌握知识但被现实生活所压抑的群体,他们应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怀。”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高校可开设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的课程或培训,指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对待就业。”

  在临近毕业时,高校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鼓励他们树立乐观、平和的就业心态。高校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有专家指出,高校专业化、精英化教学模式的天然缺陷,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期望值过高而又不适应现实社会。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借鉴经验,保证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建立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求职心态的调整和择业技巧的教授,或者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引导学生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同时,有关人员应多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让学生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毕业生平稳离校,河北省各高校将在6月底之前对就业困难、心理压力过大的毕业生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排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以确保毕业生平稳离校。河北有关方面表示,这次就业心理辅导旨在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舒缓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还将强化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帮助其甄别就业信息,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