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上那些关于你的数据,你感到担心吗?问题是,就算担心了没用,目前的存储成本低得难以置信。因此,没人有动机会主动为你删除这些数据。
想想你的智能手机。音乐、照片、书籍和电影,这些数据很容易就塞满了你手机上的60GB存储空间——数据量可算不上很小。同样的空间足以存放60部全长高清电影、6万张中等分辨率的照片或3千万页文字。而这还只是你手中的众多设备之一。
当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转而将数据存放于云端。与其花时间纠结哪些数据有必要保存而哪些需要删除,不如直接购买更多的空间,然后将它们一股脑儿保存起来。
举例来说,只需向苹果支付3.99美元的月费,也就相当于一杯星巴克咖啡的花费,用户便可以获得200GB的云端存储空间。就算我们再也不会翻阅那些老旧的照片,也还是倾向于将它们统统保存起来,因为它们不会占用实际的存放空间。只要知道它们在那儿,我们就会感到放心。让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电子囤积”吧!
公司对待数据也有类似的态度,只是需要考虑更多,他们无法随意按下“删除”键,而是需要人手和资源实施决策过程,以便正确区分需要保存或删除的数据。只是这一过程通常没有必要而已。
此外,对于公司来说,删除数据还存在风险。万一错误地删除了数据该怎么办?万一未来需要用作调查和取证的数据被删除了怎么办?删除数据会产生更多的业务问题吗?同样的问题对于那些政客来说该怎么办呢?举例来说,乔治·W·布什的总统图书馆收藏了其任内白宫收发的2亿多封电子邮件以及大约4百万张照片,这还不算那些保存在网络存储设备上面的。
Facebook和Twitter目前也不会删除用户数据,帖子和照片永远存在于他们的网站上。就算Snapchat这样的服务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删除帖子,但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智能设备上保存屏幕快照。在多起媒体舆论风暴中,我们看到当事人拼命想要关闭自己的Twitter账号或删除旧的推文。然而,网民的评论仍然层出不穷,删除的帖子很快就出现在网络上面。
不止是在社交网络上,数据正变得无处不在。信用卡交易记录、健身追踪器上的计步数据、智能手机上收发的短信以及拨打或接听的电话,基站的漫游记录……所有这一切都能够拼凑出一个人一天的完整经历,进而推断出此人所处的地点、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等等。
那么,你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
我们能够利用的手段有限。许多人都将他们的个人和职业形象以不同名字示人,但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公司迟早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此外,将数据存放在本地设备上,不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同时也会限制你的社交行为,对职业生涯也会造成影响。因此,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既然我们身边的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似乎只有选择适应!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上的个人数据能否彻底删除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1-07-19 16:40
2021-07-19 16:40
2021-07-19 16:39
2021-07-19 16:40
2021-07-19 16:39
2021-07-19 16:40
2021-07-19 16:39
2021-07-19 16:38
2021-07-19 16:38
2021-07-19 16:38
2021-07-19 16:38
2021-07-19 16:37
2021-07-19 16:37
2021-07-19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