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数码科技 > 手机 > 正文

恶意APP是如何窃取用户隐私钱财的(2)

[作者:zjhvrg]
2014-12-15 10:23

  弹窗链接暗藏陷阱

  王艳辉告诉记者,在上游有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恶意APP包,将一系列软件打包后一同装进去。而在下游的一些“专业”公司如今已可以做到出厂装机时在不开手机的情况下就把恶意APP装进去,并躲过厂家的出厂检验。如此里应外合,可谓防不胜防。

  除通过APP产生上网流量与短信费用之外,窃取并多次贩卖手机使用者信息的做法也日渐猖獗。手机用户的金融账户、银行密码都暴露在高风险之下。

  扎根于众多博彩、游戏APP中的广告彩页与弹窗广告常携带声色犬马的不良信息,部分用户被其吸引、点击相关页面后,便会被软件自动诱使下载插件或提供个人信息。前者往往带来难以根除的顽固软件和手机病毒,后者则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使用作为日后窃取财务账户的依据。

  此前美国电子安全公司“侦查墙”(snoopwall)对外宣称:手机APP库中非常受欢迎的手电筒软件就可能存在这样的“暗门”。一旦上述软件被运行,就可能盗取用户的隐私,比如通讯录、手机定位、信息内容,这些信息转而就被偷偷发送给市场调研公司或广告公司。

  而在窃取账户密码方面,据360公司公开的数据:2013年其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手机支付及购物类恶意程序2962个。这些恶意程序可以盗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支付帐号和密码,拦截并转发银行发来的短信,或直接洗劫支付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在监管部门和大型厂商持续打击之下,各类APP“吸血”事件正转而变得愈发隐蔽和多样化。记者发现,今年高考期间,智能手机APP库中的高考真题测评软件便十分走俏,而在这些APP中不乏借高考名义恶意捆绑广告和弹窗的软件。

  据悉,这些APP大多伪装成“高中文科理科汇”、“高考必备知识大全”等热门关键词,吸引用户下载并浏览。据360手机安全中心数据显示,今年高考前夕共有142款此类手机恶意软件出现。考生一旦安装,就将面临隐私被窃取、广告弹窗、手机后台私自下载软件、恶意扣费等多种风险。

  在各类APP陷阱面前,专家劝告用户,必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曾明发表示,依靠现有技术,在Wifi环境下窃取用户信息已相对容易,这也使得一些专门阻击恶意手机软件的程序也应运而生。

        以上就是关于恶意APP是如何窃取用户隐私钱财的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X